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九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北洋这么大的摊子。其中有亲维新的。有似张佩纶这样唾材灿立建藩的,更多的是钻营派,这些人既有名士,也有出洋的新派人士,还有不少官场不如意的,一个个都是人精儿。这次北洋大败,他们意识到这北洋的架子似乎并不太牢靠了,原先那声名赫赫的舰队,竟连二流的日本海军都不如,李中堂年纪也大了。这些年精力不济,架子这么大,驾驻起来实在为难,况且李中堂也早晚有撒手归西的一日,李中堂驾鹤西去了,这么大的摊子,谁还有这个声望,有这个资格和手腕来收拾局面。因此,许多人开始谋思着退路。

    现如今退路无非是两条,一条是维新党,另一条是朝鲜,维新党代表的是朝廷,况且朝廷要收拾北洋的想法也不是一日两日,这些年不少维新党在威海卫、上海活动,制造声势,与这些摇摆不定的北洋大员。都有那么点儿接触,其中以张树声尤为激进,公开与康有为见面,还放言当前朝廷收拢军权是皇上圣明。他是双手赞成的。

    张树成是北洋内部的二号人物。份量不轻,他摆明了态度,自然有不少趋炎附势之徒也开始明目张胆和朝廷勾搭,许多人看透了其中的关键,北洋和朝廷在这里抑劲,胜负其实已经了然了,李鸿章不想做皇帝。说到底还是个臣子,他有北洋做底牌,这辈子谁都动他不得,可是李鸿章年纪已经太大了,他能活多久。现在拒绝朝廷的“好意”将来树倒捞猴散的一天,等朝廷握紧了北洋,他们这些人还会有好日子过?

    与朝鲜方面私下联络的人也不少,这些人是不太见容于朝廷的,在朝廷原本就混不下去,这才到了北洋。还有一部分是看中朝鲜工业的,这光绪叫工业振国叫了这么久,也没见成什么事儿,比较来比较去,还是朝廷靠谱一些,因此。这些人是亲朝鲜的急先锋,马建忠便是这风口浪尖的头号人物,他与吴辰关系好,私交敦厚,朝鲜起步的那会儿,他也走出了力的,因此马建忠与家兄的态度很明白,北洋这副模样。得与朝鲜联合起来才有前途。

    一边是新洋务,一边是维新。哪一边似乎都比从前的老洋务派们新潮。新洋务的效果显著,维新这边代表的是正统,各有所长,保持着巨大的吸引力。

    等到北洋大败,北洋内部就更加混乱了,张佩纶夹在两派之间,忧心仲仲,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他的希望是将北洋饰造成一支独立的藩镇力量,既不受制朝廷,又不与朝鲜彻底结合,三分天下有其一,至不济。也该维持原状,可现在的时局,许多人对北洋已经不抱多少希望了。

    张佩纶是个聪明人,什么事儿都看得透,北洋现在是风雨飘摇,若是还是从前那个模样,没有朝鲜新军,没有光绪的新政,北洋水师就是全军覆没,也都还是洋务圣地。是朝廷的中坚,可是现在那两头怪兽的崛起,使得北洋不再具有多少吸引力。从前是朝廷依仗北洋,需要李中堂,可是现在。北洋成了眼中钉,李中堂在光绪眼里,多半也成了乱臣贼子,事儿到了这个地步,又闹出北洋大败的事儿,这人心思动是必然的,稳住局面才是当务之急。

    可是这局面从一开始,就不太稳了。先是朝鲜商船在珠江口、长江口对招商局、制造局的冲击,使得北洋的财力大减,从前一个招商局。能筹出北洋三成的给养,可是现在。连个零头都没有,制造局更是。只有往里头贴银子的份儿,一个铜板都榨不出,财力受限,北洋从一开始就有点儿揭不开锅,谋不到其他的进项,这日子可就不太好过了。

    财力是一方面,现在北洋一下子给人戳破了窗户纸,天下人都知道北洋水师不过尔尔,从前的偌大实力如今也只是供人说笑的谈资,现在这局面,要保持独立性是不可能的。

    张佩纶心里头哀叹连连,他心里明镜似的。要想北洋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得依靠着某个势力,同时又能保持住一点儿独立,可是选择谁呢,他想得比别人要长远些,或者是说,大多数人都在为自个儿谋生路,唯独他张佩纶,却在为北洋谋生路。依附朝廷,张佩纶是想都没想过,朝廷的野心太大,北洋落到他们手里,唯一的结局就是被整编。淮军融入到新军里去,舰队成为朝鲜看家护院的工具,对这个朝廷。他早就死了心,不管是怎么改,都没有用。

    就譬如光绪提出要创建工业,挪出几百万两银子到处建工厂,还允,许私人办厂,刚刚开始的时候倒是如火如荼,江南江北的工厂如新笋般的冒出幕,可是呢?结果又是纷纷破产,连光绪掏银子自个儿办的官办工厂都难以维持,从这里看,维新党闹的那些工业,连北洋都不如,北洋至少还能维持住制造局,虽说也是艰难的很,读好书尽在涧书晒比o肌巩姗

    要说吴辰的手段也真是够狠的,对朝鲜的所以工厂去弄个出口补贴。弄什么返税政策,在朝廷的管辖范围之内,卖了多少商品,就给予多少补贴,朝鲜的工厂现在是卯足了劲的开工,源源不断的将商品通过商贸运进来,大肆倾销,成本一两银子一匹的洋布,人家就只卖一两银子外加几个,铜板,比朝鲜货架上卖的还便宜,工厂步从货物中赚取利润。而是靠吴辰的补贴过活,恰恰相反,那些在江南、江北建起的工厂。一匹洋布的成本是一两银子。质量不好不说,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一匹布至少得卖一两二钱银子才能保住利润,同样是洋务,质量原本就有差异,价格还比别人要贵的多,这差异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了。

    朝廷早就意识到是吴辰搞的鬼,却也无可奈何,关闭海关,不许朝鲜的货物进来他们没这魄力,这样做就等于与吴辰公然的撕下了伪装,谁知道吴辰会不会有什么后着,更何况这些朝鲜的工厂有半数都是汉人与洋人合资或者洋人独资的,洋人的利益与朝鲜的工业联系在了一起,你若是闭关,恐怕这维新就更难维持了。各国会有反应?据说英国人在朝鲜的资本最多。英国人会采取什么措施?还有美国人,说不准又是一个炮舰上门打开大门的局面,再说了。光绪的维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开国门,裁处掉从前的通商口岸,改为只要是靠海的地儿,都负,许商货自由进出,只要付清了海关的厘金,各府各道都不准留难,现在闭关,不是自个儿打自个。儿的脸?告诉全天下的人这维新不能持续?

    另外一种办法是与朝鲜一样,对工厂进行补贴,这种办法到是可为的问题又出来了,朝鲜倒没什么。吴辰手里头什么不多,就是银子烫手,据说总督府库里的银子已经过了一亿五千万两白银,奇珍元,数。人家补贴是有这样的底气,就是补贴个十年,也还维持的下去,可是大清朝有什么,光绪手里头。恐怕连一千万两银子都难筹措,还要赈济,要修铁路,建学堂。要编练新军,购买军火,要放大清朝这么多官员的俸禄,补贴?那是天方夜谭,真要闹这个把戏,半年之内朝廷就得破产。

    张佩纶心里头更倾向于朝鲜。吴辰这人做事狠辣,最擅长断人生路。这倒不是骂他,在这种时局里。也唯有这样的人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