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习内忧外患,其余排斥在国联体系之外的各国恐怕多少。意大利工业基础虽然并不雄厚,可是对外贸易大多是法国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因此也遭受了重创,虽然卷入危机不深,但国际资本大面积的撤离,失业率亦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而俄国、奥匈刚刚起步的手工业亦遭重创,不管是德、俄、奥匈甚至包括奥斯曼,这些曾经在欧洲雄霸一时的帝国如今光辉不再,虽然想紧跟英法步入工业化,可是国联的贸易保护政策令他们愈举步维艰。不管是德国、奥匈、奥斯曼还是俄国,这些国家从骨子里都有着骄傲,可是骄傲不能当饭吃,当他们明白国家赖以生存的工业生产不能持续的时候,毫无例外的充满了怨恨。
英法新美这些新兴强国的遏制政策,已经令大多数中欧、东欧帝国们既愤怒又是嫉妒,未加入国联的国家意识到若是常此以往动荡将会很快产生。失业的工人成为民族主义者,大力抨击排斥英法新美的政策,若是皇室以及政府不能善加引导,那么极有可能会将矛盾引到自己身上,民族主义者会变成革命者,这对四国的政权都是致命的。
协约国会议上,德、意、奥匈、奥斯曼、俄五国的代表慷慨陈词,仍旧是那些以往的陈词滥调,一面谴责国联。一面急需展开经济合作,可是这四国的殖民地都十分有限,工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大多都是内6国家,经济并没有多少互补性,本国都囤积着大量的商品。又找不到倾销地,还谈什么经济合作?
有兴趣的是。这一次国联会议参加者都是大有影响的人物。会议地点设在维也纳,俄国皇帝尼古拉、德国皇帝威廉这一对表兄弟共同出席,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则作为招待,此外,奥斯曼帝国宰相阿齐兹亦亲临会场,意大利人亦派出了重耍的代表,与此同时,非协约国成员国西班牙也加入进来。
西班牙知道大局已经不可挽回,但是又不愿低头妥协,因此,开始与德、奥等国尝试接触,以寻求外援,并且提出退出国联,加入协约国。
会议几乎是秘密进行的,威廉与尼古拉的关系似乎在一日之间得到了改善。虽然在此之前尼古拉还看不起这个表兄,可是现在,他与威廉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尼古拉自在辽东被吴辰俘虏最后被赎回之后,一直将此视为奇耻大辱。
沙皇逝世之后尼古拉二世统治时尼古拉二世于两年前继承了皇位。搞笑的是尼古拉二世加冕时,在莫斯科郊外贺登广场举行了盛大的游园活动。广场摆着马戏场和各种摊子。人们听说按照传统的习惯,沙皇将给群众分礼物,于是许多人纷纷拥到贺登广场。在约九平方公里的地里集中了田万以上的人。广场四凸不平,有不少坑注、沟渠政府又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结果,人群起哄,后面的人挤了前面的人挤死,两千人挤伤几万人。人们把这场灾难叫做“贺登卡
灾难生后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亚历山德拉依然在当天晚上出席舞会寻欢作乐好象未曾有什么事故似的。
这引起了俄国内部的怒火,尤其是农奴阶层,由于俄国工业化的进程缓慢。农奴仍旧是贵族们买卖和肆意侵犯的主要对象,使得大多数人对这个王朝并没有多少的好感。革命党已经开始尝试触及军队,与军队内的反对派达成一致,
尼古拉二世即位后地方自治局沙皇政府的县和州的管理机关的自由派曾希望新的统治者给予一个机会来缓和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沙皇制度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但是尼古拉二世对自由派这种温和的请求完全置之不理。奶年在接见地方自治局的自由派代表时,尼古拉二世斥道“地方自治局代表中竟有些人在胡思乱想认为地方自治局代表要参加国家行政管理。望大家知道我要坚定不移地保持皇室的原则就如同我那不能令人忘怀的先父一样”这就是说尼古拉二世决心继续奉行亚历山大三世的政策,并不打算采取任何改革措施。
尼古拉二世继续留用大部分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的大臣、官吏。除了颇别多诺斯柴夫外还有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谢尔盖维特等作为他保证继续推行父祖政策所必需的驯服奴才。
几个月前,革命党曾在高加索一带爆起义。无数的农奴参与,但是很快被军队镇压,尼古拉二世对此产生了警惕,随后,就在国联成立之后,俄国亦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彼得堡力万工人扶老携幼向冬宫前面广场集合去向沙皇递交申述自己的疾苦和请求改善生活条件的请愿书。尼古拉二世竟把手无寸铁的工人当作敌人命令军队向工人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心。多人打伤刃力多人。
大曰立偏执的皇帝提出警告,若是时局再泣样下丢,俄画荆洲革命将会愈演愈烈,甚至军队也出现了松化的现象,而尼古拉对此不以为然,他满脑子只想着该如何向外扩张,以显示武功。
不过对于国内的局势,尼古拉还是颇有担心的,只是口头上不承认而已。这一次参加协约会议,便是打算商讨出路问题,在他看来,俄国要摆脱革命的危机,只有两条路走,其中一条是响应工人和农奴的诉求。这个办法并不在他的考虑之列。第二条路就是扩张,将民众的怒火转移到国外去,就算那些革命分子还在煽动,恐怕也失去了合理性,沙皇可以说,我们的士兵在前线打仗。而这些革命党却在国内给国家拖后腿。
因此,尼古拉迫切的需要一场战争,一场稳固他地位以及令他扬名的战争。德国与俄国一拍即合。威廉要想令德国重新恢复生机,也同样需要一场战争,奥匈、奥斯曼则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奥匈帝国。对于德俄的冒险似乎并不太感兴趣,这是理所当然的,奥匈帝国虽然遭受了经济打击。但是维也纳的吸引力仍旧不减当年,每年仍有无数的艺术家、画家、音乐家抵达这里,同时给这里带来了商机,除此之外,奥匈一直是内6国家,虽然匈牙利部分靠海,但是对海洋贸易的需求并不大。他们的货物出口到德国、奥斯曼土耳其,以及一些东欧国家尚且还可以维持生计。
而奥斯曼则是在艰难的抉择,土耳其人曾辉煌一时,而如今却屡次遭受侵略。这个世界上曾经拥有最现代军队的国家,第一次创建军乐队并且大规模使用火枪和加农炮的国家此时已经没落的不成样子,野心勃勃的土耳其人试图恢复祖先的荣光,因此,也有掺杂入战争的**,只是现实令他们对战争又颇有恐惧,法国人曾痛打过他们,而英国亦是世界为数不多的霸权,要挑战英法,恐怕并不简单。
随后,德俄表声明。要求各国签字。声明的内容是要求国联停止贸易歧视政策,协约国贸易体系必须溶入国联之中诸如此类的强硬语态,随后,协约国纷纷签字,并且将联合声明布出去。这份声明的态度强硬。不啻于是最后通联,虽然并不是威胁口吻。但是其姿态不言而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