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交通与朝发夕至的今日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去的又常是偏远的深山村落,其艰辛,远胜今日户外徒步探险的人。林徽因并未因此而退却,梁思成早年因车祸而伤腿,有微微跛足。无论是为着工作研究的需要,还是为着陪伴行动不便的丈夫,她都不允许自己仅仅做一个在家中开沙龙、喝着下午茶、高谈阔论的悠闲太太。所以尽管身体孱弱,林徽因为研究中国古建筑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还有太多是不为人知的。同样,她的坚毅也被她柔弱靓丽的外表所掩盖。人们在称颂她的美丽时,常常理所当然地忘记她的坚毅。
是她,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拖着病体,随着梁思成辗转多个大学,从无到有,一手一脚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建筑系,教出培养出中国第一批建筑师。亦是她,倾注心血帮助梁思成完成多部关于建筑的论著。林徽因过世之后,有人评论,梁思成著作的文字仿佛也就此灰沉黯淡,再无动人的才气。
林徽因出身官宦世家,又曾游学欧美,接受新文化的教育,是当之无愧的时尚潮女,在今日看来亦是出众。她也确实是当时京城的交际花,但在那之外,她更是一位涉猎广泛、性格鲜明的知识女性,一位有着杰出贡献的建筑师,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不应不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就由她主导设计,此外她还参与了纪念碑的设计、景泰蓝工艺的革新,而最不应被忘却的,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保护北京古城方面作出的坚持和努力,以不懈的努力去对抗顽固蒙昧的现实。作为早醒的人,即使四处碰壁、伤痕累累也在所不惜。他们身上体现了真正清醒的知识分子的坚韧和独立,不同于犬儒主义。
他们当时所坚持和担忧的已经被时代证明。
越谈论,我就觉得这个林徽因离我原先所熟知的林徽因越远,离真实的林徽因越近。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只是被宣传、被渲染的她人生的一小部分。不能说全不对,只是不完整。
真实的林徽因,有着新世纪女性亦难企及的坚毅。为了不做亡国奴,她可以同梁思成放弃北京优渥的生活,携家带口四处迁徙,避居昆明,避居李庄。炮弹就在头上飞“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那时真是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混乱年月。人们只看到她光鲜亮丽的一面,亦只觉得她只能养尊处优下去。又谁知,她真的可以不计环境,放下身段,洗手做羹汤,比一个农妇更加辛勤、更加艰难地去操持家务。这样流离的生活一过就是七八年,她所受的苦难以想象,而她的肺病也因为环境恶劣、过度劳累而到了沉疴难起的地步。最后,回到北平时,已经肺部洞穿,感染到肾,做了肾切除手术。这在当时是个极危险的手术,连医院也没有十足把握,之前梁启超就是因肾切除手术失误而死的。这不能不成为林徽因心头的阴影。
她时时感觉到死神在身边徘徊,要拽她走。幸而手术成功,她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但她最终还是先相伴半生的梁思成而去。林徽因是个才貌双全的奇迹,才貌既然双全,寿数未免减免。
我写这样一篇文章给林徽因,是因为我觉得真实的林徽因应该被更多人了解,她除了美丽聪颖,还有太多被浮名绯闻遮掩的优点。
也许,正是因为她没有和诗人作无谓的纠结,才能如此精彩出众。她是美人,美得众口和谐交赞。她聪明,聪明得毋庸置疑。她却没有迷失在浮华的赞誉里。清醒,是林徽因最值得尊重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