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鞭炮声的渐渐远去,出了正月,这个年就算过去了。一切又将照旧。
说起过年“妈妈咧儿”还真不少。从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总是让我少说话,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包饺子和面、弄馅时不要嫌面和陷多,要多包出来,留到初一(明年);除夕夜,每间屋子的灯都亮着,吃的瓜子和花生的皮子也不打扫,说是踩岁(可能也与财有关),等等。到了初一,妈妈一大早就把我们从热被窝里赶出来,要把房间收拾停当准备迎接串门的客人,吃过早饭,人们互相拜年,迎来送往的,大街上到处看到的是身着盛装,来来往往或手提礼物或两手空空的拜年队伍,好不热闹。
这些说的是从前的事,现在,到了过年,马路上冷冷清清的,人们都聚在一起吃喝、打麻将、看电视,还有就是像俺这样的泡网络。等到了上班后,同事一见面,都说放假比上班还累,好多人抱怨没有歇够。
上班第一天,同事们相互拜年后,我们这些姐妹们就聚在一起互相欣赏、评头品足起各自的“行头”了,然后很重要的一项议程就是互述过年的趣事。有好多“妈妈咧儿”我就是这样听来的。什么正月不装修、正月不搬家、正月不提亲、正月不结婚、正月不剃头、正月不买鞋等等,好多正月不宜的事情,但是也有正月提倡的事情如:买裤子,据说:正月买裤年年富等等。不过,现在商家又打出了“正月买鞋发鞋(邪)财”的广告,博得许多不信邪的消费者的青睐,商家也赚足了银子。
其实,不管什么咧儿,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些咧儿的初衷都是好的,谁不愿意图个吉利呢?
说起鞋来,早就听同事们说,年“三十”那天要扔鞋,意为扔掉一年的晦气和邪气,我默默记下了,可“三十”那天,到老人那里过年去了,临出门时把这个扔鞋的茬给忘了,等吃完饺子,看完“春晚”再回到自己家时,已经是初一凌晨了,忽然想起鞋还没扔了,于是,马上找出一双几年前买的棉靴扔了出去,(虽然是几年前买的,但却没有毛病,只是闲置久了样子不时兴了)。由于扔鞋心切,竟忘了按照“甚远”同志说的那样,在鞋里灌上馊稀饭了(偷笑),以防被人捡走。
管他是“三十”还是初一呢,反正把鞋(邪)是扔出去了,踏踏实实的睡觉去吧!第二天起来,打开窗户一看,哎?我扔的鞋哪去了?今天没有打扫垃圾的呀,原来那双靴子真的被人捡走了,哈哈,他(她)拿去发鞋(邪)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