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另立朝纲(四)
当李辉知道老太太主张将洪承畴的尸体挂在城墙上示众时,不禁也佩服老人的深明大义,看来纯粹属于洪承畴那小子不学好,要不然这岳母一般的贤母,怎么会培养出个大汉奸?
“让莹儿多陪陪老人家,老来丧子最是心痛。”李辉说道“鳌拜的军队已经走到哪里了?”
“回禀安国公,现在鳌拜率领满洲镶蓝旗骑兵三万余人,战兵两万余已经到达安徽凤阳,我们的民团义军借着连日阴雨将他们拖在凤阳已有十日,但我们毕竟势单力薄,还请国公马上发兵,支援我们。”
“太好了,洪将军,你可是头功一件啊”李辉笑道“现在我们占据了南京,这南京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而下一个重要的政治要塞便是安徽凤阳,那可是中都所在”
“对,取了凤阳,占据大明龙兴之地,天下人士自当归心”王秀楚说道,他虽然成为文官,但是凡事只听从李辉的命令,税务收支完全自己掌握,朝堂上根本无权谈论。
他虽然是永安朝廷的首辅,也不过是东山军的管账的。
当军权凌驾于国家之上时,那就是所谓的军人**政权,但是在目前这种制度还是合理的。
“黄宗羲倒也是个人物,这么快就拉拢起一批人和咱们东山一系进行对抗。”李辉笑道,他建立朝廷的目的就是利用朱光昭太子身份这个明晃晃的金字招牌为自己扩充实力,然而不开眼的文人们还真的以为建立朝廷的目的是为了还政于陛下,还真的一板一眼的和自己叫板起来。
“必要的时候,要让他们晓得什么叫做军人**政权。”李辉觉得黄宗羲那帮家伙在政治上过于天真了。
吴三桂率领本部人马正从湖南出发,向江南靠近,现在多尔衮正率领满洲正黄旗东征朝鲜,听闻永安朝廷占据南京,恢复朝纲,心中也是一震,急忙用三千里加急调集三藩部队向东,准备将李辉这根出头的椽子做掉,控制局势。
吴三桂也曾上表请示,如果自己领兵离开,那么李定国,孙可望等人和永历朝廷谁来对付?多尔衮的回答简单明了:固守之贼,何须多虑
“固守之贼。”吴三桂坐在马上,看着纸上那几个耀眼的黑色大字,微微摇了摇头。
“报王爷,前面便是南昌是否进城休息?”小校跑过来,单膝点地,说道。
“南昌被金声恒,李成栋一番闹腾,早就成了一座废墟,传令全军绕过去,直进安庆”
大军浩浩荡荡,连绵不绝,竟然有十万之众,老百姓见到这支杀气腾腾的军队,纷纷远遁,这年头的刀兵还是少见为妙。
元州。
这里的建设如火如荼,从掘港不断开来的船只运输各种水泥材料,又拉走大量冶炼好的铁锭前往江北,提供给各地使用。大船不断穿梭,人群熙熙攘攘,端的一片忙碌景象。
除了南京战役中王宽率领船队火速支援,他一直都在元州统一指挥,调度有度,也亏了自己在崇明岛的多年经营,才能做到统筹调度皆有章法,要不然这一大摊子自己还不得抓瞎?
炼铁厂已经建起,采矿场也初具规模,码头已经修建完毕,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利,看着一炉炉出厂的铁水,王宽心中升起无以伦比的成就感。
谁说非要去战场上才能得到军功?
一片繁忙的工地上,两个小伙子正忙得热火朝天,八月的秋老虎最是热不过,他们都甩开了膀子干起来,一下一下的将铁桩子砸进地面。
抡锤的小伙子二十岁上下的年纪,一表人才,放下锤子,端起旁边的水瓢,咕嘟嘟一顿猛灌“小六子,再来”
“好嘞”小六子伸手拿过一根铁桩子,五尺多长,儿臂粗细,立在地上,双手扶住,等着大锤砸下。
“小伙子,你是吴正吧?”吴正正要抡锤,猛然间有人拍自己的肩膀,他连连泄力,差一点闪了腰。
“我是,有啥事?”吴正扔下铁锤,回头一看,只见来人身着东山军军服,左胸还绣着观察营的标志,不明所以,问道“我现在是战俘,也是元州的工人,如果有事的话请快说,我今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是这样的。”那个观察营的士兵看着一本正经的吴正“我是观察营把总孙科,奉东山军参谋本部的命令,前来元州找你,现有一件重大事要你马上前往南京。”
“南京?”吴正忽然想起前几日大家便纷纷传言东山军在南京扶立崇祯大太子登基称帝,将南京作为首都,为此还改善了好几天的伙食。
“和元州城交接的手续已经办好,你现在就和我们走吧”孙科笑道“你现在可是我们东山军的宝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