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华伦斯坦所统帅的军队人数还不太多,而居鲁士的军队都还没有接受过新式训练的情况下。
奥格王子最终摆出了决战的姿态,瑞多利亚从自己的防线上全面出击,奥格王子不相信在这样的地形下华伦斯坦伯爵的战术能够继续复制胜利,也不相信在常规的作战中马普华耶的军队能够战胜瑞多利亚的军队。
显然,奥格王子的想法在战斗的初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马普华耶的军队正面接触之后一击即溃,居鲁士将军的士兵并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瑞多利亚的军队战斗,正面溃败了,两个侧翼的军队仅仅凭借着临时加固的防御工事死守,在奥格王子看来最终难免被包围全军覆没的命运,但是此时此刻不值得花大力气来攻击他们,一部分军队围困住对方之后,奥格王子率领主力军队追击对方的主力,尽量避免对方重新整顿恢复战斗力的情况发生。
不得不说居鲁士将军这个时候薛岳附体,cosplay了一把天炉战法,首先是放开大道,占领两厢,然后再在后退的时候集结兵力,围攻对方追击部队的超前某部。当然这需要华伦斯坦伯爵权力的配合,打仗并不是嘴巴上说说就可以的,打的好了就是薛岳,打得不好就是孙元良和刘峙了,华伦斯坦伯爵的军队实际上埋伏于侧翼的据点,等到奥格王子的军队全面出击之后,从侧面拦截住了奥格王子的后路。虽然王子殿下按着居鲁士将军猛揍,但是他的身后同样站着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正在摩拳擦掌。
战术上的优势并不能够改变瑞多利亚军队战略上陷入了窘困的事实,按照居鲁士和华伦斯坦商量的想法,瑞多利亚的军队最终会被围困在大平原上,居鲁士将军的军队躲在城堡等防御工事后面在南,华伦斯坦的步兵方阵在被,瑞多利亚的军队将会在前有拦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享受十面埋伏的宿命。
如果奥格王子足够果断的话,他就应该趁着居鲁士将军的军队还没有能够集结形成战斗力的情况下马上返身重新击溃华伦斯坦的军队,如果能够击溃华伦斯坦的军队的话,那么瑞多利亚军队战斗力的桎梏就完全消失掉了,居鲁士的军队对于瑞多利亚来说,从实际到心理都不是值得一提的玩意;如果奥格王子足够稳重的话,也会马上停止前进,两面距敌,苦撑待援,毕竟华伦斯坦的军队虽然强大,但是在人数上并不多,在奥格王子的军队和援军之间不一定能够坚持住,更何况这里的地形也不是草原,华伦斯坦也没有足够的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果奥格王子足够狂妄的话,他大可以继续追击他看不起的居鲁士的军队甚至是一路打到伯伦希尔,留下华伦斯坦的军队在自己背后吃土或者仅仅以少量兵力缠住对方即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华伦斯坦的军队也陷入了包围圈之中呢!
但是有时候,心理的因素也是一个奇妙的因素,哪支军队能够在重围之中保有信心和战斗力呢?红军一定算是,但是多少年来这样的军队也不过仅仅一只罢了,当瑞多利亚的军队愕然发现自己陷入了包围之中甚至于截断他们后路的还是明显显现出他们的克星的模样的军队的时候,瑞多利亚军队的军心忍不住躁动起来,之前憋气想要给予对方猛烈打击的将军和士兵们突然觉得是否应该慎重起来,见好就收,趁着溃散的敌人还没有恢复战斗力和后方的敌人联手攻击自己赶快重新打通自己的后路。
奥格王子对于这样的思想感到愤怒,他经历过上一次失败的耻辱,但是这种耻辱还没有成长成为心灵阴影,所以他对于自己的军队的害怕感到愤怒,从而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彻底击溃居鲁士的部队,然后再掉头攻击华伦斯坦,在这之前以少许部队牵制对方。
奥格王子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放任对方截断了自己的后勤,虽然他相信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重新打通补给线,但是他还是小看了这一点对于士气和军队的实际影响。居鲁士一直退到了自己所修建的的防御工事线上才重整军队,而工事本身也是驻有留守部队的,伴随着马普华耶的新援军的到来,瑞多利亚真实陷入了包围之中。
与此同时,瑞多利亚北方遭受维京人的入侵加剧了他们在马普华耶境内军队的形势的恶化,尽管奥格王子怀着孟良崮战役之前张灵甫一样的信心,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瑞多利亚的溃败几乎已经成了定局。
经此一役,就算是瑞多利亚重新依靠天然的险要地形能够防御住马普华耶,他们也会从此失去入侵马普华耶的能力,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军事强国的瑞多利亚都只能够在战略上采取防御和收缩的姿态。
奥格王子的溃军最终还是突破了华伦斯坦的防线逃回了国境——毕竟华伦斯坦伯爵的兵力太少,紧接着,瑞多利亚的使者在阵前传达了希望和平的意愿,瑞多利亚国王希望能够派遣使团和马普华耶谈判签订和平条约。
曾经的反马普华耶同盟溃散,同时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