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化,其传播范围越窄,传播能力越差。可传播学的老祖宗麦克卢汉发现,就像把人们骗进马戏棚去看马戏的那种大声的吆喝,坏消息(对应着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使好消息(对应着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占有市场。因此,要提升国家形象的传播能力,一定得走“草根化”和“通俗化”的路子,将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如盐在水,有味无痕”地溶入易于传播的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当中。否则,就算有高远的目标,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恐怕也难保不会出现“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的最终结果。
就国内的各种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来说,在我看来,湖南卫视应该是传播能力最强,在国家形象的宣传上效果最明显、最有社会责任感的电视平台。湖南卫视的传播能力,来源于它坚守并尊重了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媒体的本性,从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着手,坚持走“草根化”和“通俗化”的路子。可另一方面,它却又做到了通俗而不低俗,通俗而不庸俗,通俗而不媚俗,比较好地将主流价值观溶入到了它的节目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他们所倡导的“绿色传播”理念是分不开的。如2010年的快乐男声比赛,它所采取的虽然是一种非常轻松、非常娱乐化、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却紧紧围绕着爱情、亲情、友情、爱国之情、传统文化等主题,弘扬和宣传了中国社会一直提倡的主流价值观。由于这种主流价值观的弘扬和宣传所采取的是一种娱乐的形式,没有任何说教的意味,故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更容易深入人心,更容易有效发挥作为“社会粘合剂”促进社会团结的功能。换言之,即更容易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正是由于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所以湖南卫视的舵手欧阳常林才敢于从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高度提出希望造就“华流”时代的战略思想。从湖南卫视已有的尝试——如泡沫之夏、还珠格格、超女快男等等——看来,咱中国人打造一个覆盖全世界的“华流”未必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国要有效传播其国家形象,当以“草根化”和“通俗化”为其手段,以打造“华流”时代为其具体目标,如此这般,虽似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国家形象无关,其实国家形象却寓于其间,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一言以蔽之,即国家利益亦尽在其中矣。
遗憾的是,我们在国家形象的宣传上却放着摆在面前的康庄大道不走,偏偏要去走上那条成本和效益不相匹配的小径。不但如此,广电总局还用行政权力强迫湖南卫视,要求其将“快乐男声”的节目安排在晚上10:30以后,并且不允许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对参与比赛的选手进行投票,这样一来,也就大大地影响了这一节目的收视率和传播能力,而受到最大伤害的恰恰就是湖南卫视对于国家形象的宣传效果。
在对于媒体的引导和控制上,我们不妨将更多的自主权下放给媒体,并对所有的媒体进行市场化的体制改革,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媒体的事情让媒体自己做主——其实,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大多数媒体都不敢冒着失去作为其经济来源的受众的危险,去挑战主流价值观。如此一来,对于国家、政府、社会、媒体及公众,可能会产生出一个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