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害怕,而且肯定要一头撞上去,和“天下无敌”较量一番!
如果是张翔、程世杰、韩清芬、蓝采芹这些性格沉稳的人,白书杰肯定就会换一种说法了。
白书杰一方面为陈杰兵少而担心,如果不能猛冲猛打,就很难迅速打开局面,搞得不好还会陷入被动。
另一方面又对邵本良这个铁杆汉奸恨之入骨!这个杂碎自从投靠小鬼子之后,就狂妄不可一世,曾经专门和杨靖宇将军作对!还公然宣称:“有我邵本良,就没有杨靖宇!”
数典忘宗的杂种,张狂到邵本良这种程度,还真是不多见!
刘大帅说过:“狭路相逢勇者胜!”
白书杰故意篡改了邵本良的原话,就是要激起陈杰拼死一搏的决心,一出手就给邵本良一个一辈子都难以消除的教训!
对于高山大壑这样的环境,各地的抗日武装根本不怕小鬼子围剿。小鬼子第十师团的代理师团长岩越,就曾经哀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当时的赵尚志将军,手下不过四百多人。岩越率领两个步兵联队五千余人发动六次围剿,结果被赵尚志将军先后干掉了一千多人!
最坏事的,就是像邵本良这些土匪。他们对于钻老林子经验丰富,是抗日联军最大的敌人。
如果没有这些土匪,抗联也不会陷入绝境。没有大批的叛徒出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也不可能英年被害,壮志未酬,遗恨千古!
看看陈杰已经没有什么其他吩咐,李泊舟和马崇德悄悄离去,然后整顿自己的部队,进行战斗之前的最后检查。
李泊舟的特种营每个连是27挺机枪,加上警卫排一共是90挺歪把子机枪,先前又加强了12挺。
一连在曹家堡一线阻击敌人,所以李泊舟把加强的机枪分给一连6挺,二连和三连分别加强3挺变成了每个连30挺机枪。
现在两个连要突袭敌人一个骑兵营,而且要一个照面就把敌人打垮,所以李泊舟对两个连要重新进行战斗编组。
六个排分成三个战斗集群,每个集群都是10挺机枪打头阵,从三个方向发动突然袭击。
凌晨一点半左右,特种营的所有战马都已经把马蹄包起来,也上了笼头防止战马中途叫唤,然后三个集群分头出发,向自己的攻击出发阵地悄悄摸上去。李泊舟带领自己的警卫排拖后一步,这是最后的预备队。
从赛马集穿过的一条山沟折转向东不到两公里,就是小东甸子。越过小东甸子继续往东五公里,就是一连的阻击阵地——曹家堡。
李泊舟带领警卫排就插在赛马集和小东甸子之间,防止敌人突破了攻击阵线进入赛马集。
特种营突袭的具体指挥是副营长郑智宽,他率领两个排组成第一集群,挡住小东甸子和赛马集之间的通道,和后面的李泊舟组成双保险。
二连长董大柱率领两个排从西北方向发起攻击;三连长苗新屯带着两个排一直绕到小东甸子的东面,挡住了敌人向东冲击一连阻击阵地的通道。
这就是李泊舟布置的“拦头、掐尾、击腰”攻击阵型。战斗发起的第一枪,就由击腰的二连长董大柱打响。然后趁着敌人摸不着头脑,从头、尾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让敌人首尾难顾。
董大柱,原来是近卫师警卫营的骑兵排长。现在带领两个排76人,也就和他原来的那个排一样多,所以指挥起来根本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兄弟们现在距离发起攻击还有不到十分钟,把6具掷弹筒好好检查一下。”董大柱把两个排长召集在身边低声说道:“我们主要是依靠轻机枪的射程发起攻击,冲锋枪在混战的时候专门负责保护两个侧翼,掩护机枪手更换弹斗。掷弹筒手实施第一轮打击,在部队发起冲锋以后,他们就利用手枪殿后。现在立即检查,准备战斗!”
掷弹筒手是进攻的先导,却又是殿后的部队。所以12名战士牵着自己的战马慢慢向前摸去,然后在一个山沟的拐弯处停下来。这里距离前面黑乎乎的屯子只有八十米左右,正好是掷弹筒最佳的打击距离。
6名战士把6具掷弹筒调整好射角,左手扶住掷弹筒,右手已经拉住了发火钩。另外6名战士已经把榴弹装好,同时又准备了一枚榴弹拿在手中。也就是说,一眨眼的功夫,就是两轮轰炸。在大部队发起冲锋的时候,打出去第三轮。然后立即收起掷弹筒,拔出手枪殿后。
董大柱不可能去管战士们如何准备发射榴弹,因为他的一双眼睛利用微弱的夜光紧盯着手表。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