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求战心切,白书杰当然高兴,但是限于时间和技术加工能力的限制,他原来计划制作的“诺顿轰炸瞄准仪”现在还没有试制出来,关键就是陀螺仪还不过关,不能保证提供“水平工作台”
所谓轰炸瞄准仪,就是在固定的飞行高度,给炸弹计算一个提前量。要说理论就很简单,根本就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但是要制作出一台机械轰炸瞄准仪,其实真的非常复杂。
要实现轰炸机保持平飞状态,首先就要有“自动飞行驾驶仪”要有这一套东西,结果问题又回头了——关键就是陀螺仪。
机械陀螺仪,是由2000多个精密零部件装配而成,在目前这个缺乏科技的年代,绝对属于“高、精、尖”的技术。关键是使用了大量精密齿轮和滚珠轴承,这需要最先进的车床才能办到。
白书杰仔细考察过抢劫来的小鬼子车床,能用!
但是时间有限,2000多个零部件要加工出来,那是需要时间的,他到现在也不过是勉强弄了一个初步的东西。
如果能够利用这种最原始的轰炸瞄准仪,在两千米高空平飞投弹的话,白书杰估计命中率不到40%。可是自己的轰炸机实在是有限得很,根本不可能进行地毯式轰炸。
这一次就算让满足航程要求的“轻轰”全部出动,也只有10架,因为其中两架已经被改装了空中指挥塔。
每架飞机携带100公斤燃烧弹4枚,一共只有40枚。如果不能全部命中要害区域,基本上不会给小鬼子造成什么损失。最多也就是一个“示威”行动,和当年蒋某人“利用传单轰炸东京”一个模样。
当然,要提高命中的唯一办法,那就是采用俯冲轰炸。可是白书杰不希望自己的兄弟们采用这种方式,因为这实在是太危险了,重机枪就能够把他们打下来。
不管白书杰如何担心,航空师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干一场。师长张念祖亲自挂帅,并决定出动6架轻轰组成两个三机编队,他亲自驾驶1架空中编组指挥机,两个编组在他的两翼齐头并进。
张念祖不管白书杰同意不同意,只管说出自己的意见:“总司令,因为不能完全保证投弹命中率,我们六个机组进过验证,决定采用二号燃烧弹,进行散布性投掷,增加弹着区域的过火面积。”
所谓“二号燃烧弹”就是白书杰弄出来,准备对敌人防御阵地进行轰炸的小型燃烧弹。每一枚燃烧弹20公斤,装填15公斤凝固汽油。不过这样一来,原定每架飞机运载4枚一号燃烧弹(100公斤/枚),就变成了20枚二号燃烧弹。
“既然大家斗志昂扬,我同意你们的战斗请求!”白书杰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这是我们第一次远程打击敌人,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实战演练。突防期间所有机组都要关闭无线对讲机,抵达目标上空以后才能打开。”
“我让机场的大功率雷达和电台始终保持开机状态,为你们提供一定的航向参照。投弹结束以后,不用核实轰炸效果立即返航。我命令两个战斗机中队轮流升空接应你们。”
“为了迷惑敌人,立即更换所有涂装,全部改成小鬼子的国旗。尤其是机翼下方,一定要把小鬼子的国旗放大。与此同时,你们采用低速突防进去,完成投弹以后采用高速返航。”
这次行动,试一次绝密行动,所有参战机组都集中在妙香山机场,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白书杰和赵金喜一直参与其中,但是没有继续发表什么意见。毕竟这是高技术的战斗模式,一般人还是少说多看为妙。
1937年12月1日13:00分,航空师师长张念祖带领六名指挥人员登上zh001,一阵轰鸣声过后,第一架飞机飞上蓝天。
因为四周都是敌人,不可能飞到外面去。所以张念祖的飞机只能开始沿着机场盘旋,等待后续战机升空编组。
赵金喜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见这么多飞机同时起飞,加上轰炸机的两台发动机,轰鸣声比战斗机大得多,她心中很有一些震撼的感觉,不由自主靠近了白书杰。
三分钟以后,七架飞机摆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统一摆动了一下翅膀,仿佛一支巨大的箭头射向东南方向。
今天是个好日子。冬日的阳光,湛蓝如洗的天空,偶尔飘过的一团白云,让人看得心情格外开朗。
张念祖现在就是这种心情,仿佛不是出去参加战斗,而是在出席某一种仪式。他旁边的领航员却不敢掉以轻心,手中的高倍望远镜一直没有放下。
“师长,我们已经离开了朝鲜半岛进入日本海了。”
领航员的报告声打断了张念祖的沉思,他显得有些担心:“我们需要在海面上飞行两个多小时,但愿兄弟们能够把平时训练的东西飞出来,千万不要倒飞啊!雷达组,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报告师长,现在一切平静,附近空域没有发现飞行物。”
张念祖又高声叫道:“仔细注意两翼的飞机,如果发现他们分不清天空和海洋,一旦出现倒飞,就立即打开通话电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