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如电,目光移动,落入了七王爷的步伐,但见七王爷步伐看似虽毫无章法,但细细一看,萧云便看出了端倪来。
*************************
第三更,小景送上了!张士诚的种种记载,小景一一整理,让大家看看。
中国通史中有记载。
张士诚(1321—1367),小名九四,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东台)人,以“驾运盐纲船,兼业私贩”(辍耕录卷二九纪隆平)为业。因平时受富户欺凌及弓兵丘义多次窘辱,怀恨在心。
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其后,徐寿辉起兵蕲、黄,芝麻李起兵徐州,郭子兴起兵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全国各地农民群众奋起反抗元朝黑暗统治。时有泰州人王克柔者“家富好施,多结游侠,将为不轨”(辍耕录卷二九纪隆平),事泄,被高邮知县李齐收捕于狱。克柔好友李华甫、面张四,谋劫狱以救克柔,李齐遂将克柔解往扬州,同时将华甫等招安,任华甫为泰州判,面张四为千夫长。张士诚得知李华甫有起事之谋,遂与之共谋起义。
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士诚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壮士李伯升等 18 人联合李华甫等起兵,士诚等杀弓兵丘义及所仇富家,焚富家庐舍,引兵进入附近盐场,时“盐丁方苦重役,遂共推为主”(明史张士诚传)。
士诚率起义军行至丁溪,当地土豪刘子仁集义兵抗拒,士义中矢死。士诚奋击,子仁溃逃入海,士诚乘胜攻克泰州。
张士诚攻占泰州后,元河南行省遣李齐前往招降,被拘留。未几,士诚与李华甫等意见不合,发生火并,华甫等被杀,其众亦被士诚兼并,李齐乘机出走。
清朝整理的隆平纪事,个人认为内容比较详细,不知各位怎么看:
元至正十三年癸巳春正月,张士诚起自泰州。士诚,泰州白驹场亭人,字确卿,小字九四。少有膂力,负气任侠,轻财好施,得群辈心。与弟士义、士德、士信并驾运盐纲兼船,私贩诸富家。或负其值不酬,多加凌侮,弓手邱义尤窘辱之,士诚忿甚。时海内大乱,豪杰蜂起,士诚乃帅诸弟结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义,灭诸富家,纵火焚之。跳入旁场,招诸少年起兵。盐丁久苦重役,共应士诚,推为主。先是,州人工克柔家富,多结游侠,谋不轨,高邮知府李齐收捕于狱。有李华甫者素感克柔恩,谋聚众劫狱,不果。李齐招安华甫以为泰州判。士诚阳与华甫合,因集诸壮士共杀华甫并其众。起兵至丁溪,为大姓刘子仁所扼,多被杀伤。士诚急攻之,子仁众溃入海,遂有其资,兵势日盛,从者万余人。
隆平纪事可见“劫狱”(生辰纲)、“杀李华甫”(杀晁盖)、“攻刘子仁”(打祝家庄)的事迹,只是顺序不同。
一般人研究张士诚多据明史。明史列传第十一记:
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有弟三人,并以操舟运盐为业,缘私作奸利。颇轻财好施,得群辈心。常鬻盐诸富家,富家多陵侮之,或负其直不酬,而弓手丘义尤窘辱士诚甚。士诚忿,即帅诸弟及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义,并灭诸富家,纵火焚其居。入旁郡场,招少年起兵。盐丁方苦重役,遂共推为主,陷泰州。高邮守李齐谕降之,复叛,杀行省参政赵琏,并陷兴化,结砦德胜湖,有众万余。元以万户告身招之。不受。绐杀李齐,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僭号大周,建元天佑。是岁至正十三年也。
其叙事无“劫狱”、“杀李华甫”、“攻刘子仁”这也是大家感觉张士诚与宋江完全不一回事的原因。然而,明太祖实录张士诚本传记:
士诚,小字九四,泰之白驹场亭民,以操舟运盐为业。少有膂力,无赖,贩盐诸富家,富家多凌侮之,或弗酬其直。弓手丘义者,屡窘辱之,士诚不胜愤。癸巳正月,遂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结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丘义并所仇富家,焚其庐舍,延烧民居甚众。自度不可已,乃入旁近场,招集少年谋起兵。行至丁溪,大姓刘子仁集众拒之,士义中矢死,士诚益愤怒,欲灭子仁,子仁众溃入内海。士诚遂乘胜攻泰州,有众万余,克兴化,结寨于得胜湖。四月,元以万户告身招之,士诚不受命。五月,攻破高邮,入据之。
可以看到有“攻刘子仁”明史基本是从这抄的,把“攻刘子仁”删掉了。
那“杀李华甫”从哪来的?我们看元史
元史列传第八十一忠义二纳速剌丁传记载:
泰州李二起,行省移之捍高邮得胜湖。贼船七十余柁,乘风而来,即前击之,焚其二十余船,贼溃去。李二失援,遂降。其党张士诚杀李二,复为乱,戕参政赵琏,入据兴化,而水陆袭高邮,屯兵东门。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
泰州人王克柔者,家富好施,多接游侠,将为不轨。高邮知府李齐收捕于狱。李华甫与面张四素感克柔恩,谋聚众劫狱。齐以克柔解发扬州,后招安华甫为泰州判,四为千夫长。十三年,士诚又与华甫同谋起事。未几,士诚党与十有八人共杀华甫,遂并其众。
泰州李二与张士诚一起起义,排名于张之前应为事实,也就是“李华甫”
*********希望各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