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水患,河水改道。
比起上层人士心心念念的军国大事,许多不知情的平民百姓,他们对于千里之外的灾情并不怎么关注,只是在操持生计之余会感慨一番,同时感谢天神让关中风调雨顺。
渐渐入夏以来,长安的天气愈暖和了。大道左右两排白杨挺拔,间有虫鸣处处,鸟声啾啾,天子脚下的平民百姓度日如旧,只是在未央宫外的一片地域中,繁华则已,因对马邑之战的知情人大都聚居于此,反而多了几分沉凝。
就在这整个国家的关键时刻,陈珏却也迎来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喜事。韩安国领一路军出边,主父偃请命远赴平原,大农令官署上下群龙无,陈珏奉旨暂代大农令主事。
不管长安上下如何揣测陈珏何时由替补转正,陈珏的心理压力却空前上升,大汉的钱袋子远没有那么好管,陈珏无奈,只得奏请刘彻提拔几位经验丰富的景帝朝老臣,诸事又有选择性地奏于天子,这才有条不紊地做好了大多数差事。
这一日,天气晴好,碧蓝的天空中只漂浮着零散的几朵白云,陈珏侯在宣室殿外不多会儿的工夫,鼻尖便微微出了一层细汗。
桑弘羊恰好也在等待召见,他在大太阳下晒了一会儿便汗流浃背,时不时跟陈珏说几句话,不多时,他轻咳了一声道:“今年这样炎热,若非侯爷勤力掌舵,河水决堤的几地大水之后又遭艳阳,定是一场大祸啊。”
陈珏一笑,道:“我哪有多少功劳,若不是勘察河务的人正好现隐患。单凭长安这边再怎么调度。不也远水救不得近火吗?”说着话,陈珏心中也轻轻一叹,就算他们这边再怎么努力,饿死的百姓依然存在。
桑弘羊连连点头,倒也不再接着说什么。一地之灾。本就费不了朝中多少力气,相比之下。他还是对汉军的大行动比较有兴趣,只不过话题敏感,他不敢问出口而已。
杨得意从里间走出来,对陈珏笑道:“大热的天,侯爷久等了,快进吧。”
陈珏点点头,迈步走进宣室殿,走了不两步便有一阵清凉之气扑面而来,殿阁内外,好似跟外间足足差了一季。
陈珏行过一礼。先将平原灾情地事提了提。刘彻仔细听了。知道这次虽然不免有些损失。但程度完全在他地可接受范围之内。当下也不再多问。只道:“朕信得过你。”
陈珏笑笑。还是将备好地奏疏呈上。道:“臣所知尽在此中。陛下有暇一阅便知。”
这边搭着话。陈珏目光朝刘彻那边看了看。不知是苦夏还是马邑之战形势不明地缘故。刘彻这会儿已经比去年岁时瘦了一大圈。脸上棱角更少了些温和。
刘彻今日似是没有心情议事。反而神色微肃地道:“这个时候。军臣应当已经往雁门马邑进了吧。”
如果一切顺利地话。陈珏在心中默默加了一句。口中却平和地道:“应当如此。仔细算来。匈奴约莫已过了武州塞。”
刘彻点了点头。这两日每每与重臣议事。几乎都忍不住问问这仗究竟能不能赢。只是大汉天子地尊严就在那里。他哪次都问不出口。
陈珏和刘彻说了一会儿话,杨得意小心翼翼地从外面走进来,恭恭敬敬地道:“陛下,雁门有书到。”
陈珏听得心中一跳,这时候边郡能来什么消息,他只见刘彻精神一振,朗声道:“拿过来。”
杨得意最善察颜观色,知道刘彻这会儿没有心思等待,忙小步跑上前,将密封地文书呈给刘彻,随后躬身侍立一侧,陈珏不知书中内容,只得耐心等待,在刘彻注意不到的工夫看看他地表情。
那来书显然并不长,不过片刻的工夫,刘彻就脸色大变,大声怒喝道:“司马相如!”
杨得意吓得身形一抖,陈珏心下也是一突,他已经很久没看见刘彻这么生气了,难道司马相如像中行说一样投了匈奴人?
陈珏在心中暗暗思忖,这不可能啊,司马相如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向来自认名士,万不会无故投降毫无礼教可言的胡人,那刘彻这般震怒就是另有原因了。
刘彻怒极反笑,道:“子瑜,这司马相如是跟朕请战呢。”
陈珏低头翻了个白眼,联想起方才两人的话题立刻想得通透,刘彻只是自己太挂心战事而失了平常心,其实司马相如完成任务后请战又有何不对。
这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