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土地庙,沈襄欣喜的拉着傅一搏和苏九文做了下来。
“我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你,哦,对了,来,尝尝我新研制出来的果酒。”
说着沈襄一反手取出两只酒葫芦来。
傅一搏和苏九文一人接过一只酒葫芦,也不客气直接扭开就嘬了两口进肚。
“嗯,先生的酒就是好喝。”
两口果酒进肚,傅一搏和苏九文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灵气暖暖的散入体内,滋养着五脏六腑筋肉骨骼,忍不住的赞了一声。
“呵呵,慢慢喝,喝完还有,这几年没人和我抢酒吃,我备了不少呢。”
沈襄笑笑的又递给两人一人一只。
又接过酒葫芦之后,苏九文呵呵笑了起来:“先生不奇怪我们俩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吗?”
“呵呵,对呀,我还很奇怪的呢,你俩怎么能找到这的。哦,我知道了,你们俩是从帝都过来的。”
沈襄的反应十分快,根本不用掐算就大略的猜到了。
“呵呵,我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先生。”苏九文点了点头,小拍了沈襄一下,随后举起葫芦笑道:“其实还是要感谢它的功劳,我们才能找到先生的。”
“哦,看来还有故事,说来听听。”
沈襄也有些好奇,连忙问道。
看到沈襄十分感兴趣,苏九文也就不卖关子,一五一十的讲给沈襄听。
说起来,其间还真的有故事发生。
傅一搏和苏九文真如沈襄所猜,是从帝都赶到古城村的。能从帝都得到沈襄的消息,自然是他们在帝都遇到少典了。三个人都在帝都能够相遇这不奇怪,而让沈襄奇怪的是,他们遇到少典怎么就能知道少典是他的学生呢?
这就要苏九文举起的葫芦说起了。
少典手中有沈襄送给他的一只酒葫芦,这几乎是沈襄在七八年之间除了书籍外唯一赐给他的可做怀念的东西,平日里少典对它是宝贝的不得了。少典倒是不在意沈襄说的,遇到危险可以救命。他珍惜的仅仅是因为,这是先生送给他的纪念品。
所以,这只葫芦少典放在哪里他都不放心,深怕万一遗失掉。想来想去,最终巴掌大的小葫芦被少典藏在袖子里了。
少典在中卫府解试考取了第一,随即在穰邑府的会试又考取了一个第一。会试过后就是殿试,殿试就要奔赴帝都,从穰邑府到帝都路途遥远,时间紧迫。故此再少典与少回、高阳博、小豹子曲刚商议过后,不回古城村了,直接奔赴帝都。
接连两试第一,就是连中两元了,如果再帝都的殿试再度第一可就成了传说中百年不遇的连中三元。
一个小小的,从来不知书的山野村民竟然接连两试第一,自然在整个邓州扬起轩然大波,并迅疾的从穰邑府一路传扬到了帝都。
高阳莒曾经和沈襄说到过,大宋天朝的文章学问一项都是被士族把持着,贫贱小民根本就是相接触都接触不到的。千百年来不是没有贫贱小民考取过功名,不是没有低贱的下等人进入士族阶层甚至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逐渐的将自己发展成士族。
不过,这样的家族很少很少。考取功名的很多都是有机缘进入士族人眼里的,发展成士族的也是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而少典却是不同,早在他考取解元的时候就有人偷偷的查访过他的底细,查访的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少典,天都山脚下古城村人,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山民,根本就不应该有如此学识,根本就不具有考取功名的资格和实力。
可事实上,少典不但考取了功名,甚至接连考中解元、会元。
这怎么可能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少典一路走来不知道遇到多少人的刁难和诘问。渐渐的,渐渐的,随着少典将一个又一个前来刁难诘问的文人、文士、文豪斩于马下,少典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随着距离帝都越来越近,随着少典的气势越来越盛,敢于出手的人越来越小,渐渐的有人传说,少典具有夺取状元的实力。
一个低贱的山野村民考取了功名不说,竟然还想要折取殿试第一,想要完成那几乎将近两百年都无人完成的连中三元。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在帝都,在少典即将到来之际,不知道有多少士族、有多少豪门摩拳擦掌的想要与少典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