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安岭这种知道世界发展轨迹的人,也不会很死板地去按老师的要求学习。事实上,哪怕把老师讲的全部都吃透了背下来,到了需要用到这些知识时,也基本上靠不住。
特别是对于经典,更不是老师讲一次就能全部懂的。而且,老师讲的也不过一家之言。这说白了,也是文科的复杂性。
文科,要混日子很容易过;但想要学到东西,却比理科更难。
安岭最后一句,叫“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几个人也是聪明人,听到安岭的话,都不再问了。别人的想法肯定是正确的甚至是积极的,但现在就让自己那样做,貌似也难以做到,好吧,这个还是各管各得了。
第三周末,图书借阅证终于办下来了。
只是在拿到图书借阅证的时候,催命的赵晓春又来叫全班要表演节目的同学进行班内“预演”,而观众则是那些不参加演出的同学。
在安岭看来,这个“预演”一点意思也没有。因为没有舞台,就在教室前排,利用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害得安岭的跑圈都没跑成。
重要的没有麦克风,啊不,现在这些家伙不知道麦克风啥意思,直接就话筒吧,或拾音器也行。
没话筒没舞台也没化妆,素净得不得了,有啥预演必要啊。
但是,节目一开始,安岭就知道自己错了,梦境的经验也未必正确。与自己的“老练”相比,整个班上的人,哪怕近0岁的大哥大姐们,也属于“菜鸟”。
这让安岭想起华国教育的一个悲剧,那就是限制个性表达,导致几乎所有的人都很怯场。
哪怕梦境里那些青少年,在直播间里表现如何,但真要让他们直面数百上千观众,她们就会紧张,就会语无伦次,结结巴巴。
看着老少同学简单而纯朴的样子,安岭想起梦境里关于“小鲜肉”的说法。梦境里那些,都是用化妆品堆积出来或整容出来的,哪有现在的纯朴模样?
就是一直对付自己的赵晓春,也有一种很纯朴的青春气息,不加任何修饰的青春气息,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然美丽。
看着赵晓春的舞蹈,安岭梦境中终于浮现出了更多关于赵晓春的记忆。梦境里的安岭,不是不认识赵晓春,而是认识了也不觉得有多美好,因为这个时代的人都很纯朴。
至于赵晓春的那种美,其实是一种青春与健康的美,真要说惊若天人,还算不上。但作为过来人的安岭知道,有一种女人,其美能够延续到五六十岁以上,甚至是愈老愈有风韵。
而赵晓春就属于这一种人。安岭梦境里印象不深,是因为梦境里的他什么都不懂,而后来当他懂了时,赵晓春也就成了班上的传说。
赵晓春是同学中惟一毕业后就失联的人。有传说去了国外,有传说在帝都某个大院内,但没有谁见到过真人。或许有人与赵晓春有联系,但安岭亦没有特别关心。
赵晓春表演的舞蹈,是一个芭蕾舞片断,不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