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这么一只过街老鼠在,但凡有什么事情,矛头都会向着我来。
你可以安心,毕竟你还是个孩子,能有这样的钻研和思考就已经很不错了。我想他们对你的态度,应该还是会比较宽容的。”
“谢谢……严老师。”许庭生从教授改称老师,其实是在默默表达曾经的那份亲近。
“小友客气了,其实我也有私心,若最后证明我们是对的,老夫也算借小友之力,背水一仗,翻身再起。毕竟那是高陵啊,愿有生之年,可以亲手摸一把土……”
老人身向西北,露出无限神往的神情。
许庭生被老人一路送到门外,与前世的认知一样,这是一个如此宽厚的老人,哪怕只是许庭生这样一个“陌生”的孩子,他都尽力相助。
“为了还史学界的债。”
老人最后说。许庭生不知道他说的用来还债的,是那座千古之谜安阳高陵,还是许庭生这个他认可和看重的史学研究苗子。
“千万别是我啊,老师,我打算玩一把,点个炮就跑的。”
……
传统而言,媒体对于学术研究一贯是缺乏兴趣的,毕竟很多时候,这类东西都晦涩难懂,而且缺乏爆点。但是,这一次不同。
“曹操”这两个字本身就是最大的爆点,再加上“发现者”居然是一名“大一学生”,又一个爆点。观众最爱不就是新奇特别,出乎意料吗?……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撩动媒体的热情了。
所以,在学界还在争论不休的时候,媒体已经不管不顾的开始“拱火”了,如同前世一般铺天盖地的报道几乎让公众想不知道都难。
而且,它跑偏了。
媒体也好,民众也好,最后只剩下一个期盼,一个声音:挖。
“对错难辨?还在论证?”
“辨什么,论什么?”
“挖啊,挖了不就好了,挖了不就真相大白了?”
媒体和民众可不管什么技术手段成不成熟,具不具备抢救性发掘的必要……总而言之,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不看个结果分明的话,每个人都心痒难耐。
“没准那个大一的孩子他说对了呢?”
“错了?错了有什么关系,他还只是个孩子。”
“总之挖了再说吧。”
一片纷纷扰扰中,溪山大学城的学生们惊诧不已的发现,这一次,搅风搅雨,闹出这么大动静的,竟然还是岩大大一那个叫做许庭生的家伙……
“他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这句话不是贬义,只是一时间谁都没法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就在这一天,有人在大学城“溪山塔下”论坛发表了一个没头没尾的帖子,只有一个标题:
“溪山塔下许庭生。”
这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迷惑,直到有人跟帖,用一样的格式,一样没头没尾的表达方式说了一句:
“佛山黄飞鸿。”
第三个人跟帖:“白驼山欧阳锋。”
第四个。
第五个。
第……
所有跟帖都是一样的格式,一样的没头没尾,懂的已经懂了,不懂的依然不懂。好在,有好心人帮忙举了例子作为解释:
“你是哪里人?”
“佛山。”
“哪个佛山?”
“黄飞鸿那个佛山。”
“哦,知道了。”
所以,溪山塔下,许庭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