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炒房,高档楼盘价格上去后中低档楼盘的价格水涨船高,这些根本就不是供需。因此,拐点本身就不是供需问题所造成的拐点。
周可:我们讲拐点,你要真的是一个正常的供需关系下出现的拐点,从高拐低了,我赶紧入市;如果从低拐高,我再观望一下无所谓。
郎咸平:美国就是真正的拐点,利率一上升房价就下跌,利率下跌房价就上升。因此,美国的房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商品,一种受供需影响的商品,它受金融变数,包括利率的影响;但中国的就不是,中国的是非常复杂的,根本就不是供需所决定的。
周可:那么就说在短期内,我觉得还得要继续持币观望。
郎咸平:而且搞不好要观望一辈子。
周可:所以说,我就会想起之前有很多人的一些观点:既然一辈子买不起房——像刚刚郎教授那么悲观的看法,那我干脆就不买房,租房算了。
王牧笛:甚至现在上海很多人买了房都把房卖了,因为买房只能买一些郊区的房,远离城中心,还不如租房子。
周可:有一句老话就说,当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只能改变自己的观念。虽然传统中国人所谓安居乐业的观念是得有套房才算安居,但在目前房地产市场如此可怕的情况下,这个安居就得换成另外一种——我租房也能够租得很安居,只能这样想问题了。
郎咸平:而且你要注意一个现象——我认为非常可怕的,在2009年7月份之前炒地皮的都是国有企业,可是到了八九月份之后情况不一样了,在竞标土地的时候常常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产商,很多过去是做制造业的,包括服装——我就不讲它的名字了——突然出了最高价拿地。这个非常危险,目前的信息所显示的是,八九月份拉高地价的原因是地产商大量增加,因为我们有太多民营小地产商在抢购土地,这个跟2007年有点儿像。
王牧笛:现在很多人说“地王”也是提升房价的一个很重要因素——面粉都这么贵了,你说馒头和面包能不贵吗?现在很多地价已经超过了周围的房价。
郎咸平:这个已经不是新闻了,现在地价如果不超过房价那才叫新闻。那个广渠路十五号地,最后是由中化集团的方兴投资拿到的,楼面价是一平米一万六,附近的房价才一万四,最多的才到两万。其他地方也都类似——地价基本上都超过房价。
王牧笛:时寒冰有一个判断说:“‘地王’是一个可怕的魔咒。”新华社最近有一个社论,我觉得写得很好,它说现在这些老“地王”的今天就是新“地王”的明天。2007年当时也有十大“地王”,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有一个被退了,4个闲置呢,2个开发完了,3个刚开始开发。2007年的十大“地王”晚景凄凉,现在的“地王”又被媒体炒作得这么热闹。
郎咸平:而且这次有很多制造业转行来搞房地产,等他们拿到地开发完再卖要很久。他们胆子真大!我只是想说,他们真的是不了解这个行业。
王牧笛:所以你看最近国土资源部开始进行土地探底,调查两个事情:一个是囤地的事情,现在中国土地不是卖得多而是囤得多;另外一个就是调查资金的问题。
郎咸平:我们没有看到房地产市场的本质问题。要如何整治房地产,这不是一个“二套房政策”,或是调查资金、调查囤地的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我认为更基本的问题是要让资金回流到它应该去的地方,政府应该更努力地让这些资金重新回到社会的实体经济,这样自然就解决了很多房地产的问题。我们政府在2009年八九月份又提出,希望民营企业的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第四驾马车。你要让民营企业愿意投资实体经济而不去炒楼房、炒地皮,你就必须把它的投资环境给改善了,把它产能过剩的问题给解决了,你才有可能透过民营企业在实体经济上的投资拉动中国经济。所以,今天民营企业的资源大量流入房地产本身,就已经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警告,那就是说这个资金已经从实体经济慢慢流到不该流的地方,它怎么成为第四驾马车呢?
周可:房子的问题其实应该是从房子之外去解决。
郎咸平:对,这就是功夫在诗外的道理。你要解决房子的问题要先从制造业入手,要想让民营经济的投资来取代政府投资,要找到治本的办法,而不是从表面现象出发,搞一些像什么“二套房政策”之类的,那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政策。现在需要的是解决制造业的两个困境——投资环境恶化,产能过剩——的政策。
王牧笛:而关于拐点的问题网友有好多困惑,说什么现在小拐点不断大拐点没有。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房价稍微有所下挫,有人刚准备买房了,还没找到房,房价又涨上去了。
周可:小跌是为了大涨,欲擒故纵。
王牧笛:而且是不买就没,错过就涨。
郎咸平:因此,要解决我们住房的问题,政府就要把心思花在解决那两大困境上,这样不但能够解决住房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第四驾马车的问题,使得民营经济更愿意将钱投向实体经济而不是投向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