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颈就刃,降曹之将莫不惭愧者。
话说许攸为曹操献计水淹冀州城,对曹操此战有攻,然则且是个不懂“有才不可胡乱招摇也”进入冀州城后,此人四处谓人道:“你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此时许褚行至遇许攸,此人边走边饮酒,又道此话。许褚大怒道:“我等拼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你安敢夸口!”
许攸骂曰:“你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
许褚大怒,拔剑杀之,提头来见曹操,道“许攸如此无礼,许某杀之矣。”
曹操道:“子远与我旧交,故相戏耳,何故杀之!”深责许褚,令人厚葬许攸。
关公引兵至冀州,见城上坚曹旗,知城已被曹操取之。忽闻喊杀即至,四面伏兵出,将关公重重围困。兵中有一人骑马出,关公一见乃曹操是也。曹操道:“云长兄,我与你长久不见矣。今日相见何故如此?”
“何故如此?”关公道:“哼,你夜袭害我大哥,险此陷我于不义。反倒问我何故如此。”
曹操道:“昔日,兵将死于沙场,各为其主,你何故怨我乎?今袁氏唯幽州,我已令张辽、徐晃领兵攻之,袁氏回天无数矣。何苦再作无谓的挣扎,让将士血流成河。”
关公无语。曹操又道:“袁主无谋,不听士言,致使不保河北,非我兵粮强足也。云长何故为其卖命乎?何不降我矣。”
昔日曹公待关公不薄,对关公敬仰有加。今日兵戎相见,关公亦不知如何?半响下马弃刀不战矣。曹操大喜,迎关公进城,设宴款之。一日关公来与曹操辞行,道:“云长承蒙丞相厚爱,于我有恩;然则大哥之死,云长耿耿于怀,大哥对我情同手足,于我有义;我不可负丞相之恩,亦不可负大哥之情义,故来辞行。丞相放心,关某既然不助丞相,亦不助他人也。愿返乡终老此身耳。”
关公同乡徐晃、张辽劝之,然关公亦不从之。曹操闻言,对关公更是敬仰,知无法留关公去心。亲自送关公出城,见关公去远,曹操下马面向关公去方拜之。真是:曹营倍受厚爱恩,桃园结义手足情,恩义各方两难全,辞官返乡还恩情。
张辽、夏侯渊军一举攻下北平、蓟二郡城,袁尚、袁熙奔走,逃向辽东公孙康。
郭嘉献计道:“丞相莫去追击,公孙康必将二袁人头送上。公孙康必惧丞相引兵至辽东击之。以我观之,孙相如不出兵攻辽东,公孙康必杀二袁。”
曹操问道:“何故?”
郭嘉道:“昔日袁绍常有吞并辽东之心,公孙康视之为虎狼之心。今二袁逃于此,公孙康必有所防之,怎肯留二袁,岂不是引狼入室。然则孙相出兵攻辽东,公孙康必留二袁助之。”曹操听其言,速令兵不动,以侯之。
辽东太守公孙康,本襄平人,武威将军公孙度之子也。当日知袁熙、袁尚来投,遂聚本部属官商议此事。
公孙恭道:“袁绍在日,常有吞辽东之心;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若容纳之,后必相图。不如等他入城中杀之,献头与曹操,曹操必重待我等。”
公孙康道:“只怕曹操引兵下辽东,又不如纳二袁来相助于我。”
公孙恭道:“可使人探听。如曹兵来攻,则留二袁;如其不动,则杀二袁,送与曹公。”
公孙康从之,使人去探消息。却说袁熙、袁尚至辽东,二人密议曰:“辽东军兵数万,足可与曹操争衡。今暂投之,后当杀公孙康而夺其地,养成气力而抗中原,可复河北也。”
商议已定,乃入见公孙康。康留于馆驿,只推有病,不即相见。
不一日,探子回报:“曹公兵屯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
公孙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于壁衣中,使二袁入。相见礼毕,命坐。
相互言谈几句后,刀斧手拥出,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头,用木匣盛贮,使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曹操在易州,按兵不动。夏侯渊、张辽入禀道:“如不下辽东,可回许都。恐兰飞来攻。”
曹操曰:“待二袁首级至,即便回兵。”
众将皆暗笑。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将皆大惊。使者呈上书信。
曹操大笑曰:“果然不出奉孝之料!”重赏来使,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