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正常人,我们每个人都会切身感受伤感,而且会时时不断体验到新的伤感。俗话说:文如其人。从众多的伤感文字中我也看到了一颗又一颗忧郁的心,品味到了说不尽的忧伤,道不尽的悲凉,也仿佛体验到伤感。
伤感,在有些情况下是人的情感所进行的一次沉淀和洗理,是情感与现实发生冲突的一个结点。有时当你面对现实而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当你存有希望而又不得不面对失望的时候,你无法回避,就只有伤感。而且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确实往往更容易产生伤感。
伤感是一种植物,在心底长成、蔓延,最终开花结果,并在的心底深深的扎根。寂寞的感觉也是伤感。不知是什么时候,它深深的触动了我,并且我立刻感到了一种来自内心的疼痛,一种隐隐的痛,就象一枚不知从何发出的无名暗器击中了我。这时,我常常吟起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我知道这也是一种感伤,一种苍凉,也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屈服,从中也体会到了一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努力,便也豪迈的感觉。我从中体味到了莫大的感动。
伤感应该是一种人生历程,而且更多的、从更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心路历程。其实,人在世界上很多种活法,伤感只是其中的一种。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的一生就可以说是在伤感中度过的。现实中的人虽然不曾一生伤感,但是伤感总是无法避免。任何伤感,都必须是你自己切身经历,别人无法代替你伤感。伤感有时就是这样,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它来到了你的身边;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它在悄悄地侵蚀你的灵魂;在你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时候,它就会给你一些警醒。从这个意义上说,令人伤感有时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纵观古今,伤感文学一直在诉说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苦难历程。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到厚地天高,痴男怨女的红楼梦,以贯之的感伤传统用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们的情感。我正是伴随着这淡淡的哀愁度过了初恋,我最喜欢的感伤文人有两位,一是李后主,一是秦少游,李后主丢了江山,秦少游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彻骨的痛也留给了后人最凄美的句子——“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我知道这种感伤既是他们对人世的控诉又是他们在人世的寄托。感伤的文人对人生必有的丢失总是耿耿于怀,对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报之以坦然。
所以,人之会产生伤感,在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是因为失望。想得到的没有得到,拥有的已经失去,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作出了努力却受到了误解,你真心去爱却没有结果。所有这些最初的感觉都是异常伤感。
伤感应该说是人生中最凄美的一种感受,但有时它真的是人生的一副良药,它能提醒我们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面对人生,如何面对挫折。它甚至在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自己还有别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好,但是你千万不要去伤害别人。伤害最容易造成一个人产生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