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最天真无邪的一段人生时光。俗话说:“童言无忌”、“童心无邪”、“童行无智”这大概是从少年儿童的天性而言的。童年时,往往幼稚、天真,无所顾忌而又率性而为,异想天开而又认真执着,因此常常做出一些令常人捧腹的事情来,即使自己本人,长大了以后想想,也是羞愧难当,或者暗自偷笑。
我的家乡在农村,因此,我的童年无疑是在农村度过的。现撷取几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小故事,虽说现在回想起来不免觉得有些好笑,但却也是很有趣的吆。
路不拾遗
我们这代人是出生在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后的六十年代初期,那时的中国,物质文化生活非常贫乏,但人们的思想却非常纯洁无私,可以说是一个一呼百应的年代。那时,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拾金不昧、学雷锋做好事、做毛主席的好学生等等,心里几乎没有一点私心杂念。记得在我大概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要买学习用品什么的,便死磨硬缠地向母亲要了平时卖鸡蛋的几毛零钱,到设在村里的供销社代销店去买东西。我们村虽不大,但居住比较分散,我家离代销店约有近二里的路程,那时虽小,但却并不觉得远,也不觉得累。记得那时是个冬天,河上结满了冰,而从我们家到代销店大概要经过四、五道河,小孩子好玩,我便不时地在河面上划着冰,蹦蹦跳跳地向代销店走去。当走到约三分之二的路程时,突然在前面的路上出现一绺青线,也就是用普通的青线一层层地圈起来,然后挽在一起的那种。那时,一绺青线在庄户人眼里也是很稀罕的,一定是谁家买了不小心掉的。看到这绺青线,我只是若无其事地瞅了一眼,便毫不犹豫地径直走过去了,因为在我心里,似乎天经地义地认为不应该拾起来,说不定失主发现后就回来找了。此事我回到家也没跟母亲说,还是后来母亲问起这件事时我才知道。原来,那天一位妇女(忘了说是谁了)从我对面过来,目睹了我“路不拾遗”的全过程,后来让在我后面的一个人拾了去,还没还给失主可就不得而知了。母亲说:“你虽然不想据为己有,但你拾起来,有找的也好还给人家,你自己不拾必然让别人拾去,说不定让别人据为己有了,这样做反而不好。”现在想想,也是这么个理。
黍子罐里藏了多日的碎鸡蛋
在我童年生活的哪个年代,还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大呼隆”的年代。那时,农村男劳力早晨也要上工,妇女在家做饭、喂猪羊鸡兔什么的,忙碌的很。在我的记忆里,似乎一年到头几乎没有闲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小孩子自然也就不能太悠闲自在了,多数情况下是帮母亲拿草烧火、喂养家畜什么的,当然有时也要帮着到代销店卖鸡蛋或买油盐什么的(哪个年代似乎没有其他可卖、可买的了),而这正是我们最爱做的。记得有一次,母亲从盛黍子的泥罐里拿出大约一把(即10个)鸡蛋,装在布包里让我到代销店里去卖。由于一时兴奋(这样的活一般不容易遇到),走到大门的时候,带门时竟把一兜鸡蛋拦腰卡在门中间,挤碎了不少,挤碎的鸡蛋清很快顺着布兜从里面洇了出来。我一看,顿时傻了眼。要知道,那时在农村“鸡屁股”就是农民的“小银行”一般家庭攒上“把”鸡蛋要很长时间,自己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舍得吃的,而我竟一下子挤碎了好几个,这可怎么向母亲交代?但不管怎么说,总归不能拿着挤碎的鸡蛋到代销店去卖吧。于是,我便假装上茅房,磨磨蹭蹭地趁母亲不注意溜回了家里有鸡蛋的黍罐那一间,把碎了的几个鸡蛋放在罐里用黍子埋好,另外再从罐里拿出同样多的鸡蛋放在包里,便急急忙忙地跑出去了。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这事不可避免地被母亲发现了,母亲一看自然就明白了一切,当她向我证实时,我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竭力否认,但小孩子的脸上终究是瞒不过大人的。还是母亲最后一句话道出了她找我证实的真正原因。母亲说:“做错了事就应该勇敢承认,象你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最后损失的还是自己。如果你当时如实跟我说了,咱们把破了的鸡蛋当时炒炒吃了就行了,要在平时还不舍得呢,象你这样倒好,弄的全坏了。”事后想想,的确是这么个理,而我,当时怎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