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所有的人都盯着正前方的地面。绝不面对说话地对象,却能够沟通得很好。
这景象如同一群不动的人偶在自言自语。
最后,所有的议论声平息,*近元方的一位长老才转过来面对元方。轻声地向他说了些什么,看表情有些急切,像是在祈求些什么,说完后向我偷瞧一眼,又紧张地盯着元方。
“元方,长老们究竟说些什么?”我看看元方表情很奇怪的脸。
“这个”元方踌躇了一下“长老说。这一次再过渡时,希望能够带上几个戎人的战士。”
“呵呵!这个没有问题!”这本来也在我的计划之中。戎人过去以后,应该比我们更熟悉对岸人的生活方式,说不定能更快地找到对岸的戎族人。
“长老还说,这些过去地族人,过些天后,还请爸把他们渡回来!”元方忍了忍,还是做了补充。
我却楞了一下。
这些戎族人过去以后,我本来想安排一些长期生活在对岸的,搜索戎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些天,那是几天?时间不够的话能够找到我们地目标吗?
看我迟疑了一下,戎人着急起来,为首的长老再向元方说了些什么,这一次却急促了许多,不再是刚才的慢条斯理。
“长老问,是不是戎人过去了就不能够回来,只有太昊族人才能够回来?”元方这一次也笑了。
“那你告诉他——渡过江的戎人,我一个不少地给他送回来,以后大江就是戎人的通途,他们可以随时往返!”我不再犹豫,坚定地向戎人表态。
看到我表情的坚决,音量又有点提高,戎人更添紧张,等元方翻译过后,却不约而同地发出欢呼,并再次跪伏到我面前。
这可不是好习惯,时间再长一点,我都要适应戎人地跪礼了,记得黎族人按对待姜由的礼节向我下跪时,我就曾经极度地反感,如今却对戎人无可奈何。
接下来地几天里,除了少量的戎族强壮战士留在了码头,其他的戎人都随元方返回了大楚村。
大楚码头上,要运输的人和物资都已经作好了准备,元月15日,长江号再次启航。
这一次,船上装了的人,其中有戎族战士10人,他们从上船开始,就跪在船板上没有起来过,当然谈不上划船,另外还有四头牛,10吨粮食和大量农具、铜器。
再次前往,没有了上一次的激动,只有规定的人手安排,这一次,桨手的规模扩大到了24人,船速在装了远多于上次的负载的情况下,反而比上一次更快。出发时的号烟很快得到对岸的回应,让我们得以明确地对着湘楚码头的方向划去。
没到晚餐时间,我们就看到了湘楚码头的营地。不过接近抵达时,却发现了不妥。
营地上的设施明显与我离开时不同,帐蓬也比几天前少了许多,同时围墙也建得不符合我的要求!
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