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很满意,摸摸他们的头,又说:“如果你们表现得好,等一下还有防痨和爱盲铅笔当奖品喔。”
孩子们的嘴更开啦,憨憨地露出正在换长的零落牙齿,回归天真,一扫脸上那不合年龄的阴滞表情。
。。
这样的“某日”不只一次,都淡淡流去,但因为那甜甜、弯弯月亮般的笑容,在岁月的折页中剪出一个深深的影子,竟也发出柔柔不散的光芒。
扁芒照荒烟、照零雨、照露痕、照孤雁让孩子们在长大成人后,还能勇敢地回到这个悲伤的地方;想哭泣的时候,还能感受心底积存着的那点温柔。
所以,直到今日,在怎么看颜色都暗淡些又像没有换过季节的那条街,仍有人徘徊,寻找着她的踪迹,诉说着她的故事。
如果此刻心还能负荷的话,走到街中央,可以闭上眼睛,让风轻拂脸颊,或许能触及多年前,那曾经存在的如铃笑声
(梦书)
那个房间不大,地板轧轧作响,以三夹板隔间,只有装窗的那一面是泥土墙,正对着花草苔藓疏落的天井,常有淅冷的水声。
白天窗子框着云朵,几只鸟雀喳喳飞过;夜晚总是镶着星月,在虫唧悄悄更深时分,洒入满室清辉。
人生在某些阶段,蓦然回首,会发现一些熟悉的屋子、街道、建筑不见了,多半是拆迁或改建,你只能愣愣地站在空间相同却完全变了样的环境里,感受一种语言也说不清楚的怅然。
那个房间就是,很多年前就拆掉了,只能存于人的记忆中。
后来记忆也模糊了,就偶尔由梦里浮现出来。
梦里,房间和月光永不分开,连着灰网蚊帐成白蒙蒙的一片。作梦的人总蹑手蹑脚走进来,四处摸索着要寻找什么。
床上有时睡着人,有时空空的。那个时代,岛上有许多离乡背井的男人只身流浪着,想寻求家庭与亲情的温暖,哪怕是一餐家常便饭、哪怕是一点女人孩童的笑声,就可以让孤独的脚步走得更远一些。
那个房间就曾经收留过这些男人。
作梦的人在找什么呢?嗯,是一本书,这些男人留下来的,一个传给一个,据说他们大都阅读过,都想象自己是书中的男主角。
“这书中的故事是真实的吗?”没有答案。
年深月久,足迹湮灭,写书的诗人已远去,能回答的人都已经离开了。
书呢?当然也不知去向。想见到它,就只能在梦里。
作梦的人往往在床边找到,似乎那些男人在睡前都要读上几段,然后才能在酣眠中,与内心深处思念的恋人欢聚重游。
书页已翻得发黄疲软了,书皮一道道细细的裂纹,仍掩不住那漫湮的碧蓝色,那是封面的写意设计,换个角度看,很像拉得直长的人影。
嘿,还真是作梦哩!手指一触碰,那碧蓝慢慢流转幻化,直长变弯曲、分散又聚合,顺巧地绕成一个“情”字。
而封底的冷白色调,如在蒙蒙的雨雾里,泛出了一个“灵”字。
对了!记起来了,书名叫情灵作梦的人兴奋地捧起书,想重温那曾悸动心灵的一段故事。
可是一页页翻下去,所见的全是空白,一个字都没有!
怎么会呢?怎么一回事?字怎么都消失了?
作梦的人不信,就着月光,鼻子几乎贴到纸张了,两眼灼灼地瞪视,盼能烧出个蜘蛛丝或蚂蚁迹都可以。
但没有,没有豪情万丈的字,也没有柔情千百的句!
蚊帐起了细细的波纹,床上的人辗转,棉被像移动的山丘,双手突然伸出。
作梦的人屏住气息,吓出一身冷汗,如果那个人发现这本书成了一张张白纸,不知会有多忿怒?再看不到能止息孤寂的文字,心会不会一寸寸空洞?心灵无所寄托,人会不会因此悲枯而死?
床上的手又缓缓放下,一声叹息逸出,也许他正在梦里拥抱着心爱的恋人呢!
作梦的人全身滚烫发热,不知何时右手已握住一枝笔,沉甸甸的,又彷佛有蒸气在头顶嘶嘶冲冒着,催促某种急迫的意念,非要一字一句将书填满不可!
“但我不是诗人,我不会写呀!”作梦的人痛苦挣扎。
“是你在梦里遗忘这个故事的,而诗人已不在,你要负责记起来!”嘶嘶嘶,张牙舞爪绝不罢休。
快!快!快!趁天尚未亮、床上的人还没有醒来之前,将故事还原回去吧!
那些豪迈、那些情深、那些大地儿女,以及他们所活过的每一页
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