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怎么会写诗的,多半是突然的灵光一闪,提笔就写,没怎么思考瞬间就完成了,完后再不去看,也不改。改最累人的。诗要写得好,需要文学底子厚到一定程度,再加上这种灵感,那一定出来的是好诗。可惜我能抓住那些灵感,却不能以最佳的词句表达出来。
我喜欢那种轻灵秀气的诗,就像看人,眉清目秀,肥瘦分明,不要费眼力。说起来还是上中学的时候写的东西自己最喜欢。那里面有很多很真很纯的东西,近些日子无意中翻出了上学时的日记本,喜欢得不得了,读着读着,既感到一些想法的可笑,又感到珍贵。珍贵的年少情怀,如今再难有了。
里面有一首是这样的:月儿,飘过林梢头/我的情思,融入柔柔的风流/一位居士,在月宫里独自斟酒/那酒香飘下来,漾着浓浓的乡愁虽然简洁直白,但这样的意境如今是怎么也出现不了了。
还有几首现在看来是初恋的证据了,当时并没觉得。一篇叫妹妹,还有一篇春天里你的发。后面这篇是这样的:
那黑亮的云瀑/轻柔的摩擦、舒展/爱抚的风,充满柔情/不忍惊醒每一根梦弦/任它们自由地、轻微的碰撞/发出沙沙的幸福的呓语
会有那么一天吗/爱慈的风不再,由我爱抚的手/俏皮地、轻柔地/拨响那蓝蓝的梦
——我愿/是在翠荫的柳林,明媚的夜/踏着厚厚的月光/和着你成熟的旋律/缓缓吹响春天的笛子
不知道为什么年少时擅用直白的句子表达出含蓄的情感。现在再写,好像非得扭曲一下才行。
大概随着年龄增大,经历的世事越多,人就少了一份静气,灵气也减退了,嗅觉也变得麻木,需要一些味重的、强烈的东西才能激活神经。偏这又是自己最不愿意接受的。我这个人,自己写不好也不愿意看别人的,尤其是成人的某些所谓好诗,总是拐呀拐呀拐了好几道弯,或者把作品拽得老长。
非常伤感,怎么保持纯净的心性,又能写出新的东西来,让诗和自己一起成长。看来还是需要好好充电,好好加强一下文学修养。
姐的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潜意识里感觉我们写的诗其实有些相似的味道,但她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不仅洗练、明媚,能给人很高的艺术享受,而且不落俗套。比说这首四月
四月燕子的双手柔软
剪下我漆黑的发
漆黑的发落在河边
就是你梦中的丝柳
我摇摇你的肩
四月请给我一首能吟唱的歌
闪着阳光的味道
扑入我的鼻孔
打个可笑的喷嚏
我摸摸你的睫毛
四月你的睫毛长长
弄痒了我的乡愁
我要以你为伞
重归一条宽宽窄窄的巷子
四月我的诗歌与你同题
潮湿了一段路
鹅黄了一颗心
软弱了一个梦
一次姐说有一位“高手”总在她博客上留言,不断指点她:把句子打乱了,重新组合,颠倒一下,把直白的句子去掉等等。她尝试不来。我也不以为然。
古人说诗言志,是从心底里自然而然的淌出来的,诗的确有自己特有的味,但怎么写还是自己说了算,一些技巧风格也应该是自己独有的。诗是主要还是写给自己的,要都是一个面孔,诗的灵魂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