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读书札记之《博大精深的中国名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所谓三国水浒西游红楼,我在少年时均已读过,象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以欣赏故事情节为主,打打杀杀热热闹闹,十分好玩。后来又时常重读,用心细品,发幽思微,常能领略其中奥妙于一二,不禁为名著作者的深湛功力所折服,并逐渐意识到外国人不卖中国文化的账,完全是他们自己太浅薄,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功夫,或者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花功夫了解中国。

    你看那芹溪居士曹雪芹的红楼梦,浩浩央央,是何等的博大精深,我虽然多次把玩,竟一直没能读懂。作者生活在乾隆时期,表面看来,写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以宝黛恋爱悲剧为中心,带出金陵十二钗和婢女的婚姻不幸以及四大家族中的种种矛盾与斗争。实际上,写的正是雍正朝的时事。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大社会,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雍正帝清查财政,整顿吏治,曹雪芹父祖三代四人为江宁织造,大概利用职务之便在钱财上做过一些手脚,被查了出来,因此获罪抄家。书中描写贾家“六亲同运”先后败亡,也是当时官场的现状。曹雪芹的思想认识水平、语文修养和艺术才能都很高超,使此书的构思与行文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不愧为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书中那个贾府,由少数封建主子和数百个奴仆组成,矛盾何等深刻?宝玉、黛玉、晴雯和芳官以不堪一击的弱势反封建反压迫,王夫人、贾政、宝钗、袭人等强大保守势力又维护着封建统治秩序。还有探春的反抄检、鸳鸯的反霸占、晴雯的反迫害、尤三姐的反淫乱,章章节节都扣人心弦。上自王公大臣,下至村夫走卒,层层斗争无所不包;何况宫庭与王府的冲突、家族利益上的倾轧、骨肉之间的陷害、豪强之间的掠夺、僧侣村夫之间的诱骗,通过人物性格表现得十分尖锐。书中所揭露的封建婚姻、道德、文化、教育上的腐朽和衰败,绝不只是雍正朝的毛病,而是整个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致命伤,曲折地反映了那一时代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书中对贵族社会的解剖极其犀利,涉及的社会生活也十分广阔,官迷看是官场,僧道看是道场,读书人看是名利场,多情人看是风月场,世人誉之为“四库全书”名下无虚,比起老外们那些洋腔洋调岂不高明百倍?如此纷繁复杂的“中国杂碎”老外们是万万写不出来、也的确是无福消受的。不过象我这样不解风情的人,历来就不受俊男靓女追捧,即使入得红楼,也难进入角色。不说大观园里那群老少男女,只说那形形色色的“红学会”拿着俸禄花着闲钱说三道四的专业户多矣,连曹雪芹的十八代祖宗俱已查清根底,实在轮不到我这般学识浅陋的人妄加议论。何况我自己本来不喜欢这部书,主要是不喜欢宝黛那种悲剧爱情,一个殉情,一个出家,这是封建叛逆对封建礼教的妥协,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无奈。要恨就恨个通天彻地,要爱就爱个死去活来,何必半吞半吐若即若离,搞得缠绵曲折神魂颠倒,把读者的心都染上一层忧伤。

    但在世风日下的今天,红楼梦值得一读;如今世上尔虞我诈的阴损手段,可比红楼梦里高明多了。曹雪芹的红楼中洋溢着痴男怨女的似水柔情,比较而言,赖昌星的红楼中原始群婚制的残渣余孽们就显得不堪入目了。何况眼下的中国社会,与晚清有几分相似,这决非耸人听闻。比如康乾盛世,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嘉庆、道光不争气,走了下坡路,到鸦片战争前,由第一排到了第四。眼下在世界经济排行榜上忝为第五,和第四有些接近。此为第一点相似。现在外贸顺差很大,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也很大(正因为顺差大,外国佬想扳回老本,以英格兰为首的世界毒枭才强行把毒品卖给中国)。此为第二点相似。落后的生产技术与巨大的经济规模很不协调,这第三点简直太相似了。庞大的军队,可怜的军费与落后的装备不也有点相似么?而官员腐化堕落,黑恶势力猖獗,还有邪佞妖说的鼓惑,也能找到相同点。几百年树大根深的白莲教在晚清还有点冲破黑暗势力的正气,拥有百万无知信徒的xx功在今天却充满了邪气。晚清中国被西方分割了,今日中国仍然面临着分裂势力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与晚清并无二致。二十世纪已经过去了,洋奴洋孙们肯定没回忆和思考过在这过去的一百年中的第一年和第一百年发生了什么事?二十世纪第一年,他们的洋爷爷跑到中国烧杀掳掠。我这一提起来,洋奴洋孙们应该能想起美英德法意奥俄日,欧洲六国,美亚各一国,号称八国联军。二十世纪最后一年,他们的洋爷爷们又跑到巴尔干行凶作恶,往南联盟拼命扔炸弹。他们的爷爷变了么?没变,这杀人放火的事,美英德法意自然不甘人后,还有加拿大、荷兰和西班牙,欧洲六国,美洲两国。新的八国联军和老的八国联军没多大变化,加拿大历来看美国脸色行事,不值一谈,假如将荷兰换着日本,将西班牙换着奥地利,历史何其相似!何况克林顿早用四十亿美元的贷款与叶利钦达成了默契,俄罗斯与南联盟问题脱不了干系。一百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并无多大变化,劫掠世界的依然是那几个强盗,世界人民依然对强盗束手无策。因此,中华民族带着首都北京被八国联军侵占的民族耻辱走进二十世纪,然后又带着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的屈辱走进了二十一世纪。一百年前,西方工业起步不久,需要寻找资本和源料,因此奉行殖民政策,基本情况是东方成了西方的杀人场且西方的毒品流向了东方,东方的黄金白银流向了西方。如今西方有了充足的资本和大量剩余产品,两者都需要市场消化,因此又拼命鼓吹全球经济一体化,基本情况是世界成了西方的垃圾场且西方的资金流向了世界,世界的利润流向了西方。那时中国面对着被西方军事霸占的东南亚,现在中国面对着被西方资本破坏的东南亚。所不同的是那时的国民满腔热血救亡图存,如今的国民满怀雅兴赌博嫖娼。至于国民的民族意识,较之晚清,似乎犹有不及。民族意识淡化的头功理所当然属于孙子战略家们,他们从邓小平理论中断章取义作为论据,愚弄了中国百姓。小平同志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孙子战略家们就说和平与发展时代,别死抱着民族主义不放。可是小平同志还说过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戳痛了他们的媚骨,他们便将这不利于他们当孙子的论述阉割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帮孙子战略家搞乱了意识形态领域,危害了国防安全。好在外国佬已经假充正经抖开了“人权”外衣,不太敢直裸裸地强奸这无辜的世界;更何况中国有了一个与晚清截然不同的政府,因此当前社会纵然与晚清有肖似之处,却没什么值得恐慌。然而读读红楼,见识见识社会丑恶,防范于未然,对于立身处世是大有好处的。

    其它三部著作,当然一样堪称经典,且在中国社会流传更广、影响更为深远;神州大地凡有井水处,就无人不知“大闹天宫”、“桃园结义”、“武松打虎”的精彩故事;也未曾听说有什么“学会”“研究会”因此更有看头,且更有说头。从时间上来说,红楼梦出自清人之手,而其它三部成书于明代。明朝人所谓“四大奇书”指的就是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瓶梅词话。这三部小说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发展的三个进程。中国长篇小说起源于宋代说话艺术的“讲史”科,开始只有唯一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最早的也是最标准的演述朝代兴废争战之事的小说;水浒传衍演的梁山人物故事虽然也是以历史事实为背景的“讲史”型小说,但它已不侧重于朝代兴废和帝王将相之间的事迹,其重心转移到密度更大的社会生活上来了,已开始从历史小说的框架中挣脱出来,成为历史小说与非历史小说之间一个过渡性的品类。而西游记所依托的则不过是玄奘取经这一点历史因由,完全与历史小说分裂,独立成为神魔小说的新品类。

    射阳山人吴承恩自小就喜欢稗官野史和神怪故事,幼年时曾以文才闻名乡里,但直到四十三岁才成为贡生,一生贫寒,潦倒不堪,晚年最后的职司,仅仅是个“荆王府记善”不过他的小说西游记和禹鼎志都诙谐幽默,充满了乐观精神。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西游记,最突出的成就就在于丰富的想象力,把整个自然和社会都幻想化了,创造出奇特的环境和人物性格。书中虽然着重于神魔,但又体现了人的形象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小说中稀奇古怪的艺术形象有三大来源:古代原始宗教产生了神祗和鬼魂,秦汉以来的方术道士虚构了神仙和妖怪,印度佛经传入了佛、菩萨和魔。吴承恩和社会的宗教观念开了个玩笑,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以及佛教的佛祖释迦如来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兵天将、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祗就更不在话下。作者倒是对那只妖猴寄予了无限同情与赞美。

    中国人自古就有崇洋媚外的毛病,西游记便是历史见证。生死轮回纯属子虚乌有,玄奘原本用不着缘木求鱼,费尽周折跑到天竺去取经;他是佛学大家,是中国佛教法相宗的创始人,唐朝中国佛学并不逊色于天竺,他却要去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的瑜珈师地论。尽管他的确带回了六百多部佛经,但他西游的目的恐怕主要还是领略异国风情,附带炫耀一下自己的学问。后来他果然自著会宗论和制恶见论,在曲女城无遮大会,戒日王召集五天竺沙门几万人,十八天大会,没有一人敢出头诘难他所著二论。如今有了一批孙子战略家,西游自然比之古代更加热门,而且电视屏幕上古今西游的境头甚多,无论有无必要取经,是否真是去取经,都不重要,关键只要能办到签证,就是本事。就小说中的描述而言,玄奘一心要取回真经、求得佛果,经魔历劫心诚志坚,利诱情迷坐怀不乱,的确不太容易。这在孙子战略家们看来,不过是迂腐先生、傻瓜一个。至于放弃西梁女国的绿卡,则更使许多洋奴大感惋惜。不过我读吴承恩几百年前的这部小说,览古而证今,却深感唐僧师徒之间,与当前的世态人情,并无半分差异。

    西游记里众多人物大致可以归入天、地、人、神四大体系,天以玉皇大帝为中心、地以阎王为中心、人以皇帝为中心、神以如来佛祖为中心,组成了四重同心圆。在这四重同心圆之外,还存在一种潜力巨大的边缘力量,那就是妖。在书中,妖属少数民族,互不统属,力量无法凝聚,因此通常隐慝在天地人神四不管的老少边穷地区,或据山谷,或藏洞穴,艰难求生。妖又多是百兽修炼变化而来,天地神出鬼没可诛百兽,人可吃百兽,而百兽却不可吃人。这些受压迫阶级,若显出几份力量,自然是天地人神共诛之,决不让它坐大,养成气候。若与当权者有些关系,又另当别;哪怕吃人无数,最后都可一走了之。比如二十八宿之奎星、太上老君的青牛,还有嫦娥的玉兔之类,这一班高干子弟胡作非为后,自有靠山出面说话,谁也奈何不得。若在五百年前,孙悟空才不管你什么出身,然而他在五指山下思考了五百年,明白了什么人得罪不起,因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黑熊精、红孩儿之辈,非因生相威猛,或因长得逗人喜欢,被观音菩萨一类大腕看中,收归门下,也可一切罪恶全免。如此看来,妖的处境又类似三陪女,无根无底且长相平庸的一旦被捉,要么处以罚款,要么收容遣返,偏有貌美如花的不怕危险,露脸多了反而可能时来运转。

    西行四人,最有能耐的理所当然得算玄奘。玄奘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御弟,是中央一把手的铁关系,与天界和神界又颇有渊源,就连观音菩萨都对他另眼相看,那是谁也无法相比的。没有玄奘的关系,就办不到出国签证;没有签证,孙悟空就只能在五指山下以铁弹铜汁为生;猪八戒就只能在荒山野岭中作妖作怪;沙和尚就只能沉沦流沙河与水族为伴。这些人均是靠了玄奘的关系才混出个人样,因此大家在感激之余还带着几分敬畏,尊他为老大拜他为师父也是极自然的事。尽管这位高僧一路上人妖不辨是非不分错误百出,却靠着那层了不起的关系,牢牢掌握着西行的前途和西行诸人的命运,因此不管对也好错也罢,他还是照样当他的师父。

    西行路上最感气不顺心的应该是孙悟空了。因为他只是东胜神洲傲来国一块石头孕育出来的石猴,未被纳入四大体系之内,无根无底,属于“天外来客”若论本领高强,不独西行诸人,就是天上地下,神列仙班,又有几人能与齐天大圣美猴王一比高低?然而八戒无能,却做过天蓬元帅;沙僧无用,也当过卷帘大将,都是高干底子,又属于以玉皇大帝为中心的天的体系。偏偏悟空一身本事,却没有资历可言。当年他满怀无名的焦虑,急欲进入四大体系之中,玉皇大帝封了他一个小小的弼马温,论品级在最低一级的从九品之下,属最基层的干部。这份恩赐与他的本领和期望反差太大,因此他愤而反出天庭,自封为非佛非神的“齐天大圣”企图从边缘走向中心。但他这第五个中心被其它四大体系看成冲击与威胁,天地人神都不能容忍,于是他不可避免地失败了,被如来佛反手一掌压在五指山下,被判犯有弥天大罪,服刑五百年,属刑满释放人员。这妖猴当年大闹天宫,打遍天上地下,各路当权人物,都曾多有得罪。象他这种情况,人家能安排出国予以重用,已是十分的照顾,因此一路上就免不了时常受点委屈。他虽然名为大师兄,在西行路上称二把手,而且急难险重勇往直前,降妖除魔功勋卓著,仍不免处处受制于人。玄奘倒也知道悟空火眼金睛善辨人妖,通天彻地无所不能,一遇危难就会情不自禁地叫声“悟空”因为只有悟空在身边,才能保他这个凡夫俗子大难不死劫后余生。但悟空性情刚烈如火,遇事只问是非对错,也不事先请示报告,有好出风头的嫌疑。尤其自以为是,每遇妖怪,也不管他这个出国访问团团长意向如何,就擅自作主一棒打杀;因此玄奘有时明知悟空没错,也要斥责怪罪从严教育,以免滋长骄傲情绪。玄奘对悟空始终存有戒心,你想那玉皇大帝是何等人物?地位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秘书长,这妖猴尚且敢打上灵霄宝殿兴师问罪,又哪里会真正把他这个慈恩寺的和尚放在眼里?因此在批准他随团西行的同时也请观音菩萨帮忙,弄了个金箍儿把他套住,几时不听招呼,就几时念动那紧箍之咒,叫他头痛欲裂,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只好乖乖就范。

    沙僧悟净本领低微,凡事依着别人,从不自作主张。除玄奘之外的三人之中,他还算历史清白,只不过一不小心打碎了玉帝老儿的一只杯子,加上一路也需要有个人牵马挑担,沙僧排名最末,无权无势,再合适不过。沙僧自己也老实勤快,凡事都抢着做,毫无怨言,从不与谁争执,也从不会偷懒耍滑头,因此没谁表扬他也没谁批评他,一路上默默无闻,象个多余的人。沙僧为人忠厚,笨嘴拙舌,不会象猪八戒那样一路上“师父”、“猴哥”地适时卖乖,恰到好处地调整关系;因此那担行李也就一直在他肩头,整整挑了十万里。

    最得意的当数无德无能的猪八戒,四人排名虽在悟空之后,却在本事和他不相上下的沙僧之前,这第一条就占了便宜。猪八戒是个势利之徒,取经路上数度动摇,高老庄在召唤他,沿途财色在吸引他,他退而有家,旁而有欲,一路上只管说是说非贪吃贪睡见财起意见色动心,有好处勇往直前,见危难落荒而逃,偏偏玄奘就喜欢他。玄奘对八戒也是知根知底的,这个权倾天河两岸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而被撤职下放后,还曾在高老庄强奸民女,生活作风问题十分严重。但细究起来,这些都只不过是小节;成大业者当然可以不拘小节。想那嫦娥升天前就已和后羿有过鱼水之欢,到了月宫又与吴刚孤男寡女耳鬓厮磨,整天干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也未必是个三贞九烈的节妇。高老头的女儿就更不值一提,八戒曾帮她家干过不少活儿,强奸一事又缺乏物证,全是高老头的一面之词,象八戒这样天庭下放的兵团级干部,就是有那么回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然,玄奘不究八戒的毛病,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八戒善长溜须拍马。八戒的马屁常能拍在点子上,让玄奘心里十分舒服熨贴,受用无穷。八戒喜欢贪功诿过、搬弄是非,玄奘明知悟空忠心耿耿西行志坚,而八戒自私狭隘为人飘浮,但他却常常听信八戒的谗言,不时地念动那紧箍咒儿,让虚假谗谀之辈得意洋洋,使正直忠勇之士屡遭训斥驱逐。由此观之,玄奘的所谓参佛向善之心,也不见得有多彻底。只可怜那孙悟空,自横空出世以来,天不怕地不怕,齐天大圣所向无敌,天上凡间龙宫地府谁敢不服?但自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全靠他一条金箍棒打开重重险阻,却因为想干点正经事而有了两怕:一怕师父的紧箍咒,二怕八戒嚼舌头。而师父的紧箍儿咒又总是与猪八戒嚼舌头有关,猪八戒这一类人,一是严重缺乏奉献精神和责任心,二是生怕人家得了功劳。生活中的“猪八戒”并不在少数,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经常冷不丁地碰上那些整天不干活光琢磨人的人所下的绊子。象沙僧那样一心工作的人自然不会嚼舌头,一旦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就没有功夫去琢磨人。其实何止西行路上?就是悟空今天现世,碰上玄奘那样的主儿,再加上八戒这样的同僚,也只能蹩一肚子窝囊气。而八戒若在今天,想必依然能左右逢源春风得意。

    湖海散人罗贯中,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他一生创作戏剧三种、通俗小说五种,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以三国演义成就最高。三国演义对中国社会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把陈寿所著高文典册三国志通俗化了,把历史从知识分子手里拿过来,交给了人民大众。没有读过三国志的人,只要读过三国演义,也就不应有什么遗憾了。罗贯中所写是一部断代历史小说,书中概括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间九十七年的中国社会矛盾和政治军事斗争。与那些严格按照春秋笔法写成的史书不同,它成功刻划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大大小小一系列战争的描绘,构思宏伟,匠心独运,一幕接一幕、一浪推一浪,没有一场是重复描写的,充分表现出了战争本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规律。这样一本好书,外国人虽不卖账,我却依然认为那是历史的宏篇巨制,波澜壮阔,气贯长虹。多年以来,我读过几遍,要说印象深刻的情节也不少。譬如孙刘联盟火烧赤壁,充分说明团结就是力量,一把火烧出了三国鼎足之势。诸葛孔明五出祁山无功而还,一方面体现了他明知不敌以进为退积极防御的斗争艺术,同时也验证了历史的趋势不可阻挡;对孟获七擒七纵,终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得保蜀境长治久安,则显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的重要。而周瑜保江东,赵云救阿斗,士为知己者死,可见人活着并不都是为自己。关羽舍强就弱去曹归刘、单人独骑千里送嫂,过五关斩六将,气贯日月义薄云天,足证人间尚有真情在。至于孔明挥泪斩马谡,那完全是他自己只重文凭忽视实际经验的结果。而曹操割发代刑、刘备怒摔阿斗,不过是当权者的即兴表演,略施手段收买人心而已。至于连环计、空城计、借东风、草船借箭、骂死王朗、木偶退兵之类,纯属天方夜谭,我倒无意欣赏。

    国人有“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之说。水浒中多打架斗殴鸡鸣狗盗以及男盗女娼的情节,人们大概是担心年轻人看了容易学坏。七五年全国上下“评水浒”批投降派那会,我十二岁,是货真价实的小小少年,曾趁机认真研读过这部名著,不知为何总也学不坏。据说三国演义的精髓在于智慧谋略,成年人看多了,会学得奸诈刁钻。偏偏我这个脑袋瓜子既愚且鲁,读来读去,总也摸不清那些勾心斗角的门径,比较浅显易懂的首先还是那些关于人际关系的学问。想那桃园三结义是何等的壮举?竟成千百年来社会黑白两道竞相效仿的典范;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盟誓,成了江湖上最能蒙人的谎言,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为其所囿,替那些江湖大佬卖命一生。

    三国关系,纷繁复杂,王者之道、智者之道、仁者之道、义者之道,应有尽有,是门大学问。但外佬不推崇这些,那些碧眼西儿自古以来就很无道,习惯于以众暴寡、以强凌弱,奉行的是强权霸道,对仁义之道一窍不通,你若和他们讲仁义,无异于要他们放弃财宝,那是万万行不通的。中国小说不为世界所接受,在自身的语言表述方式上虽然有些弊病,但那也许还不是主要问题,想来更重要的原因是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的差异。只是鄙人不学无术,想诠释大道只会越说越糊涂,因此本文拟从小道出没,或许也能见微知巨,举一反三,从而得悟大道。

    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毫无进取精神,满足于偏安江东,以守成为主,因此吴营中的关系相对比较简单,书中着墨也十分有限,无非就是王族与士族或本地士族与外来士族之间的鸡毛蒜皮事;比如外来士子周瑜做统兵主帅,本地士族就抬出一个老资格的程普作副帅,不能让一方独揽大权。曹操老谋深算,志在横扫海内统一天下,何况“挟天子以令诸侯”且又兵多将广、谋士如林,使曹营中关系过于复杂,三言两语实难说清。只有蜀中刘营内人物简略,关系清楚,一目了然。

    诸葛亮无疑是个典型代表,系蜀中关系于一身。

    罗贯中以刘蜀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在书中着意刻划了诸葛亮和曹操两个最核心的人物。他刻意把诸葛亮描写成人类智慧的化身,苏轼笔下“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态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行头与功绩,原属周瑜,却被罗贯中悉数搬来,除了小乔不能改嫁之外,其它都尽归诸葛氏名下。诸葛亮的老家徐州是东汉末十九年大乱时期最早的战场,他自幼便成孤儿,随其叔父诸葛玄四处漂流。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终因势力孤单,守不住任所,不得不弃职投奔老朋友刘表。诸葛亮以一个外来士子的身份流落南阳,虽有才名,也是不值得刘皇叔屈尊降贵三顾茅庐的。而诸葛亮饱经忧患后,对关系势力的认识早已心中雪亮,因此他的聪明才智,首先体现在找老婆上。书上说孔明娶妻女才郎貌,其实丑妻并不一定是才女,只因其妻父黄承彦是皇亲国戚,是荆州牧刘表的姨夫,诸葛亮一娶丑妻,便与刘表的儿子成了表亲关系,因此丑女才被第一才子娶为妻室。而黄承彦实际上是荆州头号豪强,诸葛亮随其叔父流落荆州后,虽师承荆州名士司马徽和庞德公,才学过人,但如不依附豪强,则断难出人头地,更不要说让当世英豪刘豫州刘皇叔踏冰雪披严寒频频相顾了。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政治婚姻抑或经济婚姻随处可见,实在不足为奇。君不见如今的征婚广告,言则房子、车子、存款、收入、职务之类,可见趋利之心古今并无不同。诸葛孔明这个破落士子需要依赖地方豪强作为进身之阶,刘备刘皇叔这个流亡军伐同样需要依靠地方豪强生存和发展。因此不管关羽张飞是如何的不耐,他都不得不在冰天雪地中久候那个才子的出现。这也是人之常情,试问当今天下哪个地方没有几个傍大款傍大官的主儿?而诸葛亮毕竟是天下奇士,刘备所率又明显是一个武士强谋士弱的军事集团,想逐鹿中原争雄天下谈何容易?他需要谋士,也需要地方豪强支持,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刘备为夺天下,泪染青史,中华百姓妇孺皆知“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刘备不哭不行么?当然不行,他自涿州起兵伊始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及至领了徐州牧之后,仍然将不过关张,兵不满三千,虽然关羽张飞英雄盖世,在三国时号称“万人敌”而谋士只有无谋少断的简雍縻竺,不哭如何能成大事?尤其自新野败出直至江夏,带着许多百姓,一路泪雨婆娑,十分感人。可是谁能说清刘备是怜悯百姓呢还是自伤身世?所谓爱民,也事出有因,只为兵民一家,有民才有兵,带兵须带民。倘若刘备把新野相随而来的十万百姓抛弃了,为他浴血奋战的二万军士势必走散。皆因十万百姓都是那二万军士的父母妻小,抛弃不得。后来关羽败走麦城,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荆州百姓已属吴,荆州兵自不肯用心助蜀攻吴,因此任他关羽英雄盖世,也是必败无疑。在西汉文景两帝之时,中华大地有民户五千九百多万口,而历经西汉末年与东汉末年两次大乱,到赤壁之战,全国人口仅剩四百万左右,刘备所率,已是天下二十分之一的军队和四十分之一的人口,有如今日一省之众和一个野战集团军之旅,两者都是不可轻视的份量。后来经过三国时期几十年的相对稳定发展,到司马炎灭蜀时,蜀国兵不过十万,民不过九十来万;灭吴时,东吴兵有二十万,民不过一百二十万;加上魏国二百多万民众,西晋统一时,全国总人口仍不足五百万。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中国地广人稀,人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孙权为增加吴国人口,费尽周折,搜山检海,把南方深山里的少数族和海南岛、台湾岛上的居民都迁移到东吴。孙权遣卫温、诸葛直率兵万人浮海到台湾,遣贺达、孙怡率兵万人到辽东,遣聂友率兵三万攻海南岛,主要目的都是搜求海岛居民。不过东吴的航海技术因此发展到了空前的水平,大战舰上可载三千名将士。就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海军除航母之外的其它大型舰艇,在上面服役的军人通常也只有一千多人。当几滴眼泪能笼络十万民心二万军心时,刘备为何不哭?只要有利于重建刘姓王朝,该嚎啕时且嚎啕。“桃园三结义”义理所在,便是二弟三弟须为大哥的江山抛头洒血在所不辞,至于大哥,如果还须为老二老三太费事的话那也就枉做老大了。当然,刘备那种以弱抗强威武不屈的英雄性格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是值得后世景仰的。三国群豪,最值得尊敬的,当属这个爱哭的刘皇叔。

    不过就历史功绩而言,这个刘皇叔是根本没法与他的对立面曹操相比的。东汉末年群雄竟起征战杀伐、天下震荡民不聊生,那是一个真正凭力气吃饭的年代,力气大的杀别人,力气小的被别人杀,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分裂与混乱,使中国社会由极盛转向极衰,人口锐减,财富流失,变得残破不堪。五千多万人口倏忽之间只剩下不足四百万,仲长统昌言里记载说:“名都空而无人、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是此,人将绝。”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李傕郭汜之乱时从长安逃到荆州,写七哀诗描写沿途目睹的惨状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曹操回安徽亳县(谯)老家,打马走了一天,竟然看不到一个熟人,于是他满怀凄伤地写下了千古名篇蒿里行,谴责各路豪雄会盟讨董时各怀鬼胎:“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谴责以袁绍袁术兄弟为首的群雄割据混斗造成祸乱:“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诗的最后无比沉痛地反映了那个丧乱时代的社会惨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汉时皇帝封赏臣民,动辄赏金多少多少斤,那是真正的黄金;而后来皇帝封赏臣民,金已非金,都改用黄铜滥竽充数。东西两汉四百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中国人民在那四百年中创造了无数财富和无比辉煌的文化,然而财富和文化以及创造财富和文化的劳动人民都被那一场混乱毁灭了。假如没有“曹丞相”混乱局面势必更加混乱,那就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好在东汉末年有了这么一个曹操,那些想称帝的便不敢称帝了。袁术胆大妄为,公然称孤道寡,曹操毫不客气地把他逼死了,从此直到曹操病故,天下再无一人敢称帝。所谓三国,从狭义上讲,是曹操死后才出现的,汉末之乱,颇象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特别是对文化的破坏与摧残,十分近似。诸葛亮和周瑜虽然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在保护和发展文化上毫无作为,倒是一直被人们视为奸雄的曹操能取文姬归汉、嘱铜雀台妓分香卖履,甚至在军旅之中“横槊赋诗”;曹氏父子三人,都是为人熟知的诗人和文学家。论三国人物,人们忘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