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全社会都来关心”对于呼唤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解决社会难题有时是必要的。如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社会都来关心社会治安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等。
也许是国人有爱闹运动的脾气,近年来 “全社会都来关心”的口号开始多起来了、滥起来了。其中也不乏拉大旗作虎皮者,如解决给农民打白条,拖欠教师工资等,原本就是某地区、某行业或某部门的份内事,甚至根本就是挪作化用,本应该向有关部门讨个说法。却也有“热心肠”给冠以“社会问题”的标签,大呼小叫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如东北某地饮养了一群老虎,因资金短缺而骑虎难下,这种情况完全可通过深化改革,理顺产权关系来解决,但也有好热闹者,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云云。
如此种种,由于问题被人为升级,其负作用至少有三:首先是正好为那些无所作为的职能部门和责任者找到了托辞,减轻了心理压力,既然是社会问题,我有什么办法呢?第二是淡化了真正的社会问题,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下子这也成了全社会关心的问题,那也成了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常喊“狼来了”结果使真正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的问题“贬值”因为人们会屡见不鲜而漠然。第三,给有关部门搞乱集资、乱摊派,增加企业和人民群众负担提供了依据,使其名正言顺地打着人人都应关心的旗号搞“三乱”
总之,凡事都应有个实事求是的度,在提倡敬业精神的同时,应该各自打扫好门前雪,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好,少炒出一些“社会问题”使人们尽可能轻轻松松投身到改革大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