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当过花农、更是务瓜的好手。他说我心气浮燥,好高务远,若不心平气和的做事为人,将来难成大事。在一次闲聊中他还告诫我了四句话:
“酒、色、财、气、四堵墙,多少迷人在中央。若是跳出四墙外,逍遥自在到夕阳。”这是我在那个年代受益最深的语录之一了。自那后,我似乎成熟了许多,安心的在农村劳动了整整四年,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变得清晰而实际了。而我站在土垄之上每每在夕阳下眺望杨陵坟时内心总是涌入一股异样的感觉。
西瓜成熟的季节,正是仲夏。一天黄昏,田野已经被上一末青色的暮蔼,显得有点迷蒙。我正在地边端碗吃饭,忽然看见几个身穿普普通通白衣的男人用手推着一个装满西瓜的独轮车,缓慢的沿着一条昏昏黄黄的小道朝前行走,我一下急了“又是偷瓜贼啊!”没容多想,拿了根木棍急忙就跟了上走。眼看很近了,可怎么也追不上,喊了两嗓子,却感到喉咙眼好像被一块棉布塞住了一样,怎么喊也发不出声来。
追着、追着、突然间眼前一亮,只见小车闪进了一家院落。
白墙青瓦,红漆的大门,加上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远远一望,还真有点像是在一幅山水画中。这是谁家呢?单门独院的,离村子也太远了。我悄声追到门旁的一棵老槐树下,喘了口气,心中暗想:“这贼娃子,家境挺富裕的嘛。”想到这,我迅速地攀上老槐树,骑在树桠上朝里一看,院子很宽大,正面是三间大瓦房,东西各两间耳房,院门往里进门处,则是一个画着山水的大背墙。
在一看,房檐上还挂满了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棒和红辣椒。
谁家啊,怎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院内无声无西,看不见一个人影,此刻,连蚊蝇之声也听不到,静得使人连汗毛都能竖立起来,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氛围。
我胆怯了,心想何不找几人来做帮手呢?溜下树,撒腿就往村里跑。
我从村里找来几个胆大的知青和社员。拿着棒子、棍子、锄头,沿着原路就朝那座院落的方向扑去。
“哦,这不是村里过去的试验站吗”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对呀!是试验站的院子。”
试验站原是一座看护坟陵老人住的地方,解放前夕老人就病死了,解放后,村政府又把它在原有的位置上进行了扩建,为的是给村里有点文化的青年一个科学种田的试验基地,为此还购置了不少简易的试验设备。还在西北农大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试验室,小麦培育、土壤分析、科普教育、搞的有声有色。没料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开使后就被当做资产阶级在农村的最后一座堡垒而被查封,里面的东西也尽被红卫兵捣毁。
第一批知青刚来插队落户时,村干部曾想让他们集体住到这里以便管理,而知青看过后,觉得离村子太远,体现不了革命小将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阶级感情,没同意,村里也只好就此做罢。从此该院子就一直被弃用着,好像人们早就把它给忘了。
人们冲到院子门口,只见封条还在,锈级斑斑的大锁还在。有个胆大的,爬上墙头往院子里膫膫,里面什么也没有,且房间都已破败不堪。最后还是叫来了村里的保管员开了门。
这时天色以黑,借着月光一瞧,院里长满了杂草,屋里门外尽是蜘蛛网。地上似乎什么痕迹也没有。杂草中还散落着一些野生小动物的白骨,最后有人在屋檐下发现了一堆西瓜皮。
我有点懵了,是我看错了,还是这时有人问我,该不是谁家胆大捣蛋的娃,约了几个狗日的东西,把西瓜偷着抱到这里偷吃吧。要不就是闹鬼吧。最后,还有人提到,他曾有次路过这里就听见里面似乎有半大的小子嬉闹之声,人们附合着,哈哈笑着,我无言以对就这样一场严肃紧张的抓贼行动,变成了一个嘻嘻哈哈的闹剧。
当我怀着沮丧的心情往回返时,还没走出几步,就感觉身后似有一股渗人心骨的寒冷,我猛然一回头,只见杨陵坟像黑墨染过的一样,黑的让人头脑发麻,凸兀般的逼近我的眼前,似乎离我很近,不禁使我连打了几个寒颤。
回到瓜地,查看了一下地里的西瓜,又是十几个大西瓜被偷,且无痕迹。这一晚我被一种神秘的恐惧感笼罩着,一夜无眠。
喔喔——喔,鸡叫了。天已经蒙蒙大亮。
早饭后,我把几次让我惊恐的“遭遇”都对老严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遍,奇怪的是他一点也不感到惊恐,好像是绕有兴趣的听我讲述一个离奇的童话故事。末了,又盯住我看了半天,这才,说:
“文帝建立隋朝,统一中国、扩大耕地、免除税赋、功高而盖世,出门溜留,散散心,吃你几个破西瓜,又咋了!”说完瞪我了两眼,站起身,拍拍屁股走了。
“嘿”!我惊得说不一句话来。
待我在向他讯问时,他只说,我是个有“潜能”的人,不过只是还没有被高人“开光”就是了。和我在一起这辈子算是开眼了。出乎意料的是,他说自己就是那看陵墓老人的后代,只是在他记事后就被他爹送回了河南老家,若杨陵坟边上的寺庙不被人为的拆毁,偶有香火也不至于闹得人心慌慌,紧接着他还说“试验站我偷着进去过几次,我爹就埋葬那里,我不过就烧点纸钱,祭拜一下老人。”末了用手指了指杨陵坟方向,努努嘴,说:“此坟祥瑞也。”话音一落,听得我目瞪口呆,似有所悟。
不久,瓜熟蒂落。老严远走他乡,最后也不知所终。我也回到了生产队继续劳动。年底“分红”全年工分收入只有33元人民币,绝对不够一年之需,好在村里农民善良、纯朴、基本能让我吃饱肚子。
此后,我没再上过杨陵坟。离开杨陵镇上大学时我就想也许我还能回来。上世纪九十年带末,此地开始腾飞,我想一定是得益于杨陵,而不是杨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