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霍元甲
七十年代的人,大多都是看着李连杰的一部部电影成长起来。可是转眼之间,七十年代的少年就变成了三十而立的成人。成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家庭的担子,工作的压力,社会角色的扮演,理想的蜕变,恐怕诸如此类的原因,还不能彻底的说明问题。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作为一个成人,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变化。快意恩仇,江湖夜雨,天上地下任逍遥,如此等等的字眼或者意境,再也不能激起他们太大的共鸣。就象少年时候所迷恋的功夫,一旦过了三十岁之后,终于彻底的明白了,那不过就是虚幻的梦。世上决计没有可以解决一切人间纠葛和烦恼的功夫,即便是真的有如此盖世的功夫,似乎也不能充当一剂万能药,可以化解所有世上的矛盾。恐怕就连拯救自己与否还不能确信,更不要去说拯救别人了。而就在这些七十年代的人逐渐改变心态的时候,霍元甲来了。这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原来不仅仅是我们在发生变化,就连一直被我们当作一个打斗工具的李连杰也在发生变化。是啊,一个演员也终究是一个如我们一样活生生的人。看罢影片,我们不由惊奇的发现,原来李连杰一直在和我们一起,发生着向同样趋势前进的变化。
作为一个演员,李连杰无疑是极其成功的。从少林寺开始,到今日的国际动作明星,他的道路似乎还没有到达最后的尽头。至少迄今为止,我们还无法断言,李连杰未来的发展之路会何去何从。会不会在将来的一天,等李连杰老了,打不动了,他会开始转变自己的戏路,凭借着自己拥有的影响和财力,去继续进行自己演员的事业。或者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将会彻底的结束演艺事业,让自己的人生进入另外一个领域,也尚未可知。可是现在,我们却在看到霍元甲的时候,清楚地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李连杰依旧打得动。于是他重筹资金,搬动各路豪杰,为我们带来了一部,似乎要更多的表达一些动作之外言辞的功夫片。
作为一个演员,一个具有一定制片能力的电影人,无论李连杰拍这个片子想要抒发自己怎样的一种见解,那终究是他的事情。可是影片一旦出来,到了无数观众的面前,评判的事情就和他无关了。观众说怎样的话语,自然而然合情合理,一切都是观众的权利。于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不免要说话了。
大年初一还是初二,我在电影频道无意之中看到李连杰对于霍元甲的宣传活动录像,大概给我中了一个印象,李连杰似乎对于这个片子,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和期望。他似乎要强力的说教一些什么东西。看了霍元甲,果不其然,这片子一改往日他所有功夫片的风格,不仅说教的成分所占的比重相当之大,而且说教的方式也是异常的夸张和突兀。这就未免让片子显出很多的生硬和呆板出来。无论李连杰的原意是如何的善良,可是我们终究感觉到了,单单一个善良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就电影这一种艺术形式来看,他采取了一种很不明智的表达方式,太过于强烈的说教的冲动,打破了一种艺术应有的含蓄,平衡,张力和美感。叫人感觉有一种被人强迫着喂东西的尴尬。
剧本本身就显得很不顺畅。盲女一角色的出现,究竟在影片中起了什么作用。难道是为了填补整个片子情节的单调,唯恐没有一个女人的出现,会使从头到尾的打斗无法得以缓解?或者是让盲女充当一个心灵清洗者,天使,来为感化霍元甲的性格做出合理的支持?更或者是如同所有的影片一样,就是要为男主人公安排一个漂亮的女人,带给观众对于爱情的一种期盼,一种对于男主人公信心的支持?可是就算为这些原因,这个盲女情节的安插,也显得极不自然。我们甚至要问,如果不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还干脆不如安排一个白发老头来代替盲女,或许他们之间的台词还可以进行的更加深入,更加令人信服的将霍元甲的性格进行催化和改变。以往的优秀影片中,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从未有女人出现的情况。我知道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个功夫片,也许是过于苛刻了。可是就作为一个值得一个人去倾注心血做的一个艺术品而言,这样的探讨也未必不能进行。
自从霍元甲发生了改变之后,我们对于片子最后的结尾,倒也并不感到稀奇。其实自从霍元甲反省之后,影片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期待的了。此时的霍元甲恐怕就是不中毒,也必死无疑。他宁肯被人打死也不会去杀害一个好人了。可是好人究竟是谁,谁又不是好人,如此的追问下去,恐怕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好人。因为每个人都走在一条不被自己完全操控的道路上。
霍元甲死了,死的异常的坦然,似乎对于人世间的一切,并不过分的留恋。如此的坦然,不觉让人生出许多的疑惑出来。一个真正面对着死亡却毫不惧怕,似乎已经完成了一切人间心愿的人,的确不多见。这其中,是不是还包含着李连杰本人一些别样的想法,难免要让我们思忖再三。此时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回到那些已经年届三十的七十年代人,还有那个已经年届四十的李连杰,我们似乎对此疑惑,稍微的有了一点答案。霍元甲死去了,可是毕竟李连杰不会死去,我们这些三十出头的人也依旧活着,可是我们的内心之中,或许期望在将来的一天,当我们要死去的时候,我们也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完成了我们心愿。或者说我们不惧怕死亡,就是因为我们已经醒悟,而对于一个一个醒悟的人,他已经无所惧怕。此时我们或许可以如此理解,霍元甲的死,就是我们这些未亡人的一种态度,一种决心。这态度就是我们要自强不息的活着,这决心就是哪怕下一刻就要踏上不归路,也要追求醒悟。
2断背山
凤凰周刊的文章说断背山一片,拍出了怀俄明的气息,也显示了一个东方人准确把握西方人心理的高超技艺。对此我无话可说。我没有去过美国,也未曾在西方的社会中生活过一天,所以并不能理解这一段叙述的意义。可是我想人世间的事情,总是大同小异的吧。就发展缓慢的人性而言,无论生活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关于感情,关于内心,相同的部分总是要多于差异的角落。看完断背山,隐约觉得,爱本身就很艰难,而不被社会所接受的爱,就注定了要遭受更多的磨难,甚至要以悲剧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恐怕断背山大概表述的就是这一点吧。
断背山在片中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区域。这一现实特点,就明显的让这个环境带上了一种符号化的隐喻。这个隐喻就是乌托邦,理想国,世外桃源,一切人可以自由相爱的人间天堂。而李安自己“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断背山”一语,更加是给这一影片提供了广大的联想余地。影片中的一个实名,却从此在观众的脑海中,更加显得意味深长,扑朔迷离。云遮雾罩的断背山之下,究竟藏匿着怎样一个离奇的故事,自从影片公映之前,也早就调尽了观众的胃口。
对李安电影情有独钟的人们,现在终于看到了断背山的真面目。大多数的人,或许在观看之前,就对于李安怀着巨大的期望,也对这个影片抱着巨大的热情。可是一旦看完整个片子,却难免有些或多或少的失望。我想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并非是作为异性恋的人群,无法完全理解同性恋之间的爱情,而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未曾在所有描写爱情的题材中间,显示出其独特而对于人性更深刻的挖掘。不如让我们设想一下,即使是一对男女之间的恋爱,在这个许多人共同生存的社会中,也未必不会遇到片中两个牛仔所遇到的一切阻挠和艰辛。只不过片中的两个牛仔所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所带给他们的道德伦理审判。这一道德伦理的阻挠,就代替了一切正常男女相爱所遇到的全部问题。于是从相爱到坚持,从坚持到悲剧,从悲剧而结束,一个脉络清楚线条单一的故事就这样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和我们之前熟悉的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并无大的不同。
所以就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