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京虽有一段时间,但一直没有去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去。今天不由自主的再一次观看了科教片圆明园,片中的一景一物的再现让我又一次心情激荡,久坐不安。唯美的图像能否再现当时的繁荣?理想的天堂真的就那么不堪一击?
一直向往的北京圆明园,而今却站在他的跟前而不敢去面对,生怕会见到什么?这种不忍让我对它产生了敬仰,抑或是一种恐惧。我不想也不忍去观赏那些惨景碎瓦,他们就像家乡杀猪时的腰盆,使希望在热水中悄然昏迷,使绝望在刨刀下慢慢活剖,使生命在屠刀下静静结束。提起这些,儿时跟随杀猪时的那一声声生命的哀叫便飘到耳边。我静静的看着那重现的圆明园,看着一个帝国是如何构建自己的和谐社会?又是如何在这样的大锅中变成了温水蛤蟆。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再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我沉浸在影片所再现的圆明园花园中,沉浸在由雨果构建的天宫中,也沉浸在我自己难易想象的遐想里。
随着讲述的煞尾,我慢慢的记住一个叫王致诚的人,一个来自欧洲的传教士。他把一个皇家后花园勾画的美轮美奂,早先进入工业革命的欧洲,他们的欲望得到空前高涨,远渡重洋来开疆扩土是他们认为最为紧迫的事,巨型的魔爪正一步步顺着他的足迹伸向一个文明。只可惜此时的文明已经保护不了自己,此时的文明已经跟不上学习的步伐,此时的文明只能被野蛮的文明所宰割。
圆明园,每一个中国人骄傲自豪的一个东方圣地,每一个中国人充满幻想的地方,是华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的地方,同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现在的国人有谁亲目到它真容?现在的世人有谁亲目到它的真容?
大宫门、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九州亲晏、长春仙宫。一条条光阴线条构成的一幅幅思想的缩写画,一滴滴汗水心血汇聚的一片片瓦砾,一处处世代相传组建的一栋栋和谐景致,就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一把火而已,让一百多余景化为乌有,让五千二百余亩的土地变成焦炭,让沉积五千余年的文明毁于一旦。
这是件多么残酷的事实?如果文明失去了他自己的自卫能力,如果文明失去了追求自我保护的实力,如果文明只是局限于并一味的沉浸在当前取得的成绩,即便它有多么的至真至美也会被血腥的屠刀所折服,就像一支糙笔重构的画卷,越描越黑。就如同今天我们看的圆明园一样,我们只能通过传说与残垣断壁来臆想那座印证着一个极度文明的万园之园。只能使人引起对前人的追思,对一种文明的追思。
与追思这种文明相比,我更是怀念阿房宫。尽管它被项羽老兄所烧毁的是咸阳宫,而不是那传说的阿房宫,但不论是咸阳宫还是阿房宫都没有逃过洗劫的命运。与圆明园的建设不同的是,设计建设的时间不同。阿房宫是在秦国建国后天下霍乱之际,各小国王公贵族的复国心理浓重,尤其是实现统一后,实际控制权还没有全部实现,何况久经战乱,物资贫乏,非饥则寒,非贼则寇,非怨即愤。而圆明园则是在太平年间规划建设,国库充盈、民顺贼安,如此来建设一个离宫有谁会存有异议?
圆明园的建设,虽没有达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但也做得了“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虽没有达到“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但也做到了“歌台暖响,青光融融”虽没有“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但也做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