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泛头疼欲裂的醒来,连忙叫人取来了水,昨夜喝了个愕,现如今全身说不出的难受,他起来漱了口,擦了一把脸之后便问侍女:“皇后哪里去了?”
侍女答道:“娘娘今日去了女子大学堂
吴辰懊恼的拍拍脑袋,这才想起这位皇后今日被女子大学堂邀为了贵宾去主持什么典礼,张馨本就是女子学堂毕业的,自然不好拒绝。
他穿上了衣服,道:“内阁呢,内阁今日送了奏疏上来吗?。高谨只能算是一个,甩手掌柜。小事大多由内阁处置,一些大事才递上奏疏来。至于国策方面的讨论,则是由朝议讨论,最后吴辰拍板,每天他按部就班的先问问内阁,大多数时候内阁是没有奏疏递上来的,若是有连内阁都难以决断的大事也只是极少的时候,吴辰倒也不怕内阁这些人捣鬼,不说他的威望,这军权可是牢牢控制在他手里的,这个才是他最后的保证。
侍女道:“李阁老一早来了。皇上还在熟睡,因此不敢打扰,正在外殿候着
“李阁老来了?。高谨显得有些吃惊。李鸿章这个内阁并不清闲。若不是大事,是绝不会亲自来的,他道:“我立即去见他
李鸿章在外殿慢吞吞的喝着茶。这些年他又显得苍老了不少,这个阁老可不比从前的那个中堂轻松,大新的江山足有千万平方公里。人口数兆。每日生的事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内阁要署理的公文实在太多,虽说眼下的内阁有近百人,其中包括他这个辅,还有张寥为的几个大臣,还有不少的行走。可也难得有什么空闲。
忙是忙了些。不过心里头还之乐意的。这是一种成就感,从前他李鸿章被人称作东方俾斯麦,其实是大家捧他。而现在他是东方李鸿章,挂的是自己的招牌,掌握着东方第一强国的政务。从前他是力挽狂澜。现在是开拓进取。这字句差别似乎都不太大。可是心境却是千差万别。
他慢吞吞的喝着茶,阖着眼坐着,难得享受这一点清闲,可是心里他也不轻松,思绪早已飘到了别处,正想着心事儿。
“李阁老,好久不见,怎么,今日得闲进宫来了?”吴辰不知是什么时候到得,打断了李鸿章的思绪,李鸿章连忙行礼道:“皇上万岁。”
“皇上,老臣有大事相告李鸿章苦笑道。
吴辰点点头。若没有大事,李鸿章恐怕也不会有这闲情雅致进宫。他不动声色的道:“坐下说话
李鸿章道:“最新传来的消息,印度生了大饥荒,一个月之间便饿死了数百万人,英国殖民当局已经束手无策,因为害怕生暴动,因此停止了粮食的出口,眼下朝鲜那边的粮食一时接济不上了,粮价也在上涨,皇上,此事不得不早做准备
吴辰皱起眉头,事实上。这两年东南、西南一部也生了灾害。程度并不比印度低,再加上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大新的短期内还是缺乏粮食的。因此这、一两年都是大量的向印度进口粮食,若是印度的粮食禁止出口,就很难度过难关了。
“美国人那边购粮可行吗?。
“恐怕不成,一来路途遥远,一船粮食的运费就是粮食本身的费用高出数倍数十倍,此外美国的余粮并不多,眼下朝廷劝农也有了点效果,可是要增产还需时日,至少要两年时间。粮食或可满足当下的需要
吴辰道:“英国人那边可有交涉。他们是怎么说的
“他们表示遗憾,印度现在每天饿死的人成以万计,许多土著已经不满了,在北部。已经生了数起起义,再加上俄国人对阿富汗的进攻。外有强敌,内生事端,英国人害怕会爆更大的起义,让俄国人有机可趁
吴辰道:“再交涉交涉。看看能不能从缅甸、泰国等地征购粮食,日本那边也可以调一批来,想尽一切办法。尽量要稳住。还有,那些粮商也耍监控起来。暗地里来,不许他们哄抬粮价,谁敢这个财”吴辰冷笑一声:“格杀勿论
李鸿章点头道:“这些事内阁已经商量出条陈了,只是粮食还有缺口,这些事只是治标,却治不得本,我和几个内阁大臣打算联名奏请皇上准许扶植农桑,譬如兴建水利,兴办化肥工厂,对那些行业给予适当的补助,皇上以为如何?”吴辰点头道:“这是个办法,要未雨绸缪嘛,你们先写出条陈。到时候我会批准,没有工业倒还能活下去,可是没有粮食恐怕就是大事了,辽东那边的移民还不够多,可拿出点措施来迁徙一些人过去,开垦辟荒都要做,实在不行,再看看有什么办法
李鸿章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工人的薪水高了些,而种粮的农户青壮都往城里跑,村舍里妇孺占了;忱,汉有劳力譬如泣两年,吊然朝使兴农批拟下开荆别,可是粮食却还是有所减产,这与南方有些关系。但是根本还是工厂占用了过多的劳力,此事若不解决,假以时日,恐怕积重难返。”
吴辰倒是对这个,并不担心,他明白,由于机器的运用以及农业科技的提升。大量的农村劳力将来反而会变成负担,不过他也不可能对此事不重视,谁知道科技什么时候爆呢,总不能只靠运气,他皱起眉:“一些农具收割机是否可以代替?西洋人不是已经开始大量使用了吗?”
李鸿章道:“老臣来见皇上也是因为这个事,西洋的收割机不符合咱们大新朝的耕田,他们大多是旱地,而我们大多是水田,因此。并不适用,倒是老臣要向皇上推荐一个人才,此人网刚明了一种机器。可在水田作业。”
“此人叫徐建寅,皇上是不是要见见他?”
吴辰思索了一会道:“徐建寅。这个名字似乎听说过,我记起来了。张之洞曾举荐过他,既然张之洞和李阁老都认为他是个人才,不妨就见见他吧。”
“那么老臣这就去安排。”李鸿章道:“臣要先告退了,内阁房里恐怕还有如山的公文呢。”
徐建寅字仲虎。江苏无锡人。
清末科学家。其父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自幼受其父影响,热爱自然科学。蚓年随其父在安庆军械所供职。在徐寿研造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鸩”号时“屋出奇思以佐之”蹦年后,在江南机器制造局任提调,协助其父研制轮船多艘,开中国造船工业之先河。徐建寅父子与西人傅兰雅、金楷理协作翻泽了化学分策冷机尺寸炮和铁甲论等西方科学技术论著。其间。徐建寅还与傅兰雅等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为传播近代科学知识,兴办近代科学教育起了示范作用。旧乃年,应山东巡抚丁宝祯聘请在济南筹办山东机器局,被委任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