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此时,李太白的这首诗尚未出现,日后,他这个人能不能出现也尚未可知,由于高畅的介入,这个时空的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不知道为什么,在轮回中碾转的高畅却记得起这首诗,虽然,只记得前面的一两句,在这时,却不由自主地念出声来,当然,在这句诗的后面他还加了一句,这井之难与蜀道相比,也不遑多让啊!
高畅驻足在半山腰上,山下,一条狭窄的道像丝带一般沿着喘急的溪谷蜿蜒盘旋,在悬崖峭壁间忽隐忽现,最后,消失在一座巍峨的关城前。
那关城位于另一处山峰的半山腰,一旁是高耸入云的岩壁,另一侧则是深深的溪谷,桃河水由西南折向东北,环绕关城奔腾而过,溪流喘急,浪花飞溅,隐隐有奔雷之声传来,比起前些日子攻克的井关来,这关城又险要了好几分。
有点困难啊!
苏辰目睹着远处那巍峨的雄关,不由蹙起了眉头。
攻克井关后,按照原定计划,只需牢牢守住井关即可,士兵若是无事,则派他们在下雪之前在井两旁修筑堡垒山寨,以便抵御李唐方面可能的进攻,反正在今年冬天未过去之前,军机处和政事堂都没有做好打大战的准备。
然而,夺下井关之后,高畅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或许将苇泽关一锅端了将更好。那时。大军出太行攻击晋阳就容易多了。
不过,贸贸然就采取行动不是高畅的风格,要想攻打苇泽关。就要实地来考察一番,就像攻克井关的那场战斗,事前,高畅就做了许多地准备,先是通过附近地采葯人获得了井关周围的详细地形,得知了有那么一条采葯人小道能绕过关城后面的讯息后。他断然下令,让苏定方率领一千原籍太行以西地士卒沿小道进入太行。
虽然,天下没有攻不下的关隘,但是,要想攻下一千多人驻守,后方又有增援的井关,纵然高畅手下的都是精兵悍将,那一万人全投下去也未必能够成功。采用了这个方法之后,部队伤亡不到一千人就拿下了井关,不能不说这是一次奇迹。
现在,高畅又想将这个奇迹在苇泽关重新上演一遍。所以,他来到了这里。后方的大军一直在待命,若是高畅能找到机会,他们将马上急行军赶过来。
高畅只带有十来名亲卫,可以说是艺高人胆大吧?这十来个亲卫和他一般,都穿着简易的皮甲,脚上穿地是专门用来爬上的登山靴,那些重大数十斤的铠甲在这里是用不上的,在山地作战,指望的是一个快字。
“走!”
高畅瞧了瞧脚下那条算不得路的小径,指了指对面山腰的那座关城,当先挪动了步子,亲卫们默不作声,紧跟在他身后。
高畅未到苇泽关前,也派了不少斥候前来探寻,希望能找到一两个熟悉地形的山里人,谁知道,苇泽关得知井关失陷地消息后,就封了这边的关城,不允许人随意出入,那些山里人也被守军裹挟入了城中,结果,一无所获。
这就是高畅亲身来此的缘由,劝慰农桑,兴修水利,修筑驰道,发展工商,这些事情自有政事堂和当地官员办理,训练军队,进行下一步军事行动的规划,也有军机处地那几个大佬在策划,一时间,高畅还能放开手来,若是他留在朝堂上,有许多事情那些人都不敢擅自处理,都会拿到面前来麻烦他,所以,一个君主过于强势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至于,有人说,作为一个君主,亲临前线,这是自陷死地,乃不智之举,这样的说法却是片面之见。
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战火纷飞,一个集团势力地带头人若是能亲临战事的第一线,对士气的鼓舞可想而知,夺得关中后,李渊虽然留在了皇宫,不再出来带兵打仗,那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高畅若也是这般,就说不过去了。
在这个时空,主帅亲临第一线作战的事情比比皆是,当初窦建德亲率二百余勇士就敢冲击数万大军的隋军大营,在原来的那个时空中,李世民在前线观察敌情时,也曾被投降了王世充的单雄信追得落荒而逃,所以,高畅前来打探苇泽关的地形也算不了什么。
扒开讨厌的藤蔓,高畅一行在半山腰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很多时候都没有什么路,所谓路,也是由他们亲自开辟出来的,只是,待他们经过之后,那些原本被压下来的藤蔓会慢慢地弹起来,最后,路又不成为路了。
下到道上行走当然轻松了许多,只是,这样做也难免会暴露行踪,那相当于送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