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筵,同性恋,对于未来的信心 虽然喜筵讲述的是同性恋,一个令人不怎么舒服的题材,但是居然能在结束之时,不仅让片中的各个人物,达到各自对于现实的妥协,继续抱着宽容的态度生活下去,而且让观众也进而对于社会采取了一种更为广阔和容忍的视角,满怀希望并且增进了理解,实在要叫人欣赏李安的心境。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人,或者说是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美国人,李安对于世界的认识,显然采取了一种更为中庸的方式:既不保守,也不偏激,却是温和的宽容和积极的理解。 最早听说同性恋这个词语,还是几年前美国为此而牵涉到修改法律的时候。那时候我对于此类话题,几乎是懒得去了解最简单的信息,更不要提还会为此而稍有停顿,做些认真的思考。我那时的看法就是,同性恋是不足以让我们去谈论的琐碎并且病态的事情,属于世界上极少数的不正常行为之一。可是一转眼到了21世纪,同性恋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被提起,媒体上开始讲述真实生活中的同性恋婚姻,广播里有了指导同性恋行为的节目,而且就在南京某大学的卫生间里,我也无意发现了许多同性恋组织留下的痕迹。我忽然发现也许我以前的看法有些过时了。准确地说,当一个事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已经达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程度,就足以证明,这种行为正在悄悄的从社会中的暗流,成为社会生活中光明正大的一部分。这时候我们再要装糊涂,假装视而不见,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就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了。我想,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就此把对于这种新事物的心态和认识,从暧昧含糊转变为一个明晰积极的态度,反倒对我们的社会有用。至少不会导致在我们一味的拒绝讨论和抵制阐释之后,让这种事情的忽然爆发,把我们彻底打击的措手不及。 个人的生活习惯上讲,我是不理解并且厌恶同性恋的。正如我跟朋友所讲,很多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大多数的情况下,都能够在并不强有力的说服下,愉快的表达出我们的宽容并且理解。并且我们还时常为自己所表现出的这种宽容而沾沾自喜。可是问题就是,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我们就不能采取同样豁达和超然的态度处理了。现在的中国有很多妓女,并且南方的都市更出现了男妓,我们许多对于社会不满的朋友,就借此而大作文章,说这并非是可耻的现象,应该被我们给与更多的理解和关怀。我对于这种看法就有着极大的不满。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给与他们理解是可以的,既然能够谈论这个话题的人,大多都是岁数在30往上的一些人,对于社会中的情形,也多少有些了解,知道大多数的妓女或男妓,都是最早从求生存的目的出发。可是问题在于你不至于就此而把是非对错的判断也给彻底的丢弃了。这个事情是偏向于好还是坏的方向,总不能没有一个最起码的说法吧。另外谈到关怀,我真的笑了出来。我们怎么去关怀那些妓女和男妓,究竟我们应该去嫖妓,还是造反,才能够做到关怀他们。所以我说了,这是一个站在干处说湿话,并且还要卖弄自己超脱,甚至圣人风范的伪君子的口气。 说到同性恋也是一样。我先前就在想,如果我的邻居搞同性恋,我大可以装做不闻不问,并且做出最大的宽容的姿态,说不定在内心里还要默默的祝福他们永远幸福。可是如果是我的儿子或者女儿搞这个,我就马上要气的晕过去了。其实我跟朋友说的时候,语气更加的夸张和激烈,我说:如果将来我的孩子要搞同性恋,我要马上赶到长江边去,一死了之。看到这里,你先不要跟我着急,因为我马上要说的是:我也在慢慢的改变看法,慢慢的修正自己的认识。因为我在说出自己的激烈言辞的同时,也在思忖,假如我真的去死了,是不是会对这个世界,对于社会上的这个事情的发展,对于我那假如在搞同性恋的孩子,会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喜宴看到一半的时候,其实观众的心理上的悬念,就是落在了两个父母的身上。出身于国民党军官的执拗父亲,严格而守旧。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很深的母亲,亲切而慈祥。这样两个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老一辈人,究竟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就是他们单传的宝贝儿子娶了一个美国小伙子,会有怎样的强烈反应,其实成了整个片子最大的看点。 我在看到片子中间的时候,心情莫名的揪紧了起来。看到儿子和他的同性恋伙伴,在一个光明正大的下午,趁着家里没人的机会,大肆亲热的时候,我的心都要从胸膛里蹦出来了。倒不是这样的镜头龌龊的要紧,要紧的是,我担心就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刻,他们如此荒唐的行为,会被他们的父母看到。我所不愿意面对的,其实是看到父母眼神中会流露出来的绝望的光。再说的坦白一点,我不知道当这对可怜的父母得知了如此惊世骇俗的事情之后,他们会如何面对他们之后的生活,他们会不会去自杀。 可是我随即就发现了李安的高明。李安没有让事实的真相,以任何一种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激烈方式,揭示给父母。他把矛盾揭露的过程和方式,安排的十分恰当。我们于是也白白的担心了一回。冲突最终没有发展到父母亲眼看到他们的儿子做奇怪行为的场面上。这里我愿意多说一句,那就是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李安的含蓄的修养。他尽管最后要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但还是照顾到了中国文化的心理承受力,始终没有把同性恋卧室里的秘密,坦诚布公于自己的父母一辈。这一点上,我觉得李安做到了适可而止。 可是真相最终被公开了。看到这里的时候,因为片子还没有结束,我尚不知道李安最后的立场,所以我又一次的叹服于李安的勇气。因为我在看片子的时候,也在自己的心里,在悄悄的充当一个导演的角色。按照我对于同性恋的理解程度,更或者说对于世界的理解方式,如果我是导演的话,我到宁愿采取另外一种方式结束这个片子:永远也不让父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可是李安没有这样做。想一想也是对的,隐瞒总归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而且现实世界总是不允许我们一直逃避问题而不解决问题。我们如果一直采取回避和逃跑的方式,最后面对我们的结果也将是,我们最终会无处可逃,并且无可回避。 所以真相就这样被抖落了出来。表面上看,先得知真相的是孩子的母亲。母亲的心都要碎了,哭哭啼啼的说了一句话:只是,千万不要让你的父亲知道。他会活不下去的。可是到最后,我们居然惊奇的发现,其实父亲早在母亲之前,就已经了解了事情的全部原委,只是怕会伤害了母亲,才一直装作毫不知情。这时候我们不得不赞叹人性之中所充满着的无穷弹性。每一个人,都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很多我们以为会石破天惊的事情,一旦变成事实,也必将被人们所接纳。因为接纳是一个人可以采取的唯一方式,如果你还愿意同时选择活下去。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永远不要把事情想象的过于美好,或者过于可怕,当事情发生之后,这件事情的真正性质,才会得到真实的显现。 父亲在片子的结束之时,把从中国带回来的给儿子的嫁妆,亲手交给了自己的儿媳妇,一个其实很善良的美国小伙子。到此时为止,李安完全的摊出了自己的底牌,亮出了自己的观点:除了表示理解和宽容,我们无可选择。虽然事情看来远远不如我们的期望,但是未来还是充满了希望。 父母亲最后一场戏,在机场里只剩下老两口的时候,母亲哭了,说我高兴,其实还是掩饰不住自己的担心。父亲没哭,但是拖着哭腔,也说我高兴,同样也是对于妻子不知情的担忧。这里李安又一次回到了传统的中国背景中来,毕竟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同性恋还是被社会所歧视和不被理解的成分居多。可是又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如果老两口有一天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得到最大的沟通,知道了知道真相的并非自己独自一人,那么也许无论父亲,还是母亲,身心所担当的忧虑感,都要大大的减轻一些。并且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到时候,他们可以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去看待孩子的这件同性恋的婚姻。毕竟有两个人同时担当起一个事情的压力,要比一个人轻松的多。那么多说一句话,如果所有的同性恋孩子的父母之间,也能够达到同样的坦诚布公,估计无论降临在同性恋者身上的社会指责和偏见,还是他们的父母所面对的困境和尴尬,都要会大大的减少。 那么到此为止,我不禁想起开头我说过的一句话,我想是时候该我摊牌了。我想要说,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的孩子成为同性恋,我看我还是不要着急上吊或者跳河的好。因为我的确看不出来这样做,对于任何人有实际的帮助,而且还可能会对于社会的进步造成极大的妨碍。因为我作为一个老人的以死相逼,更大程度上,可能会伤害到我的同性恋孩子,有可能获得的真正幸福。
2推手,老人,无可奈何的妥协 推手不好看。节奏拖沓,画面单调,故事平淡。就如同太极拳本身一样缓慢而玄妙。而且我们耐着性子观看并且久久期待的发力,始终没有如约到来。老头子在餐厅里面被解雇并且与雇主和警察施展推手的一段,可以勉强算作片子的小高潮,一次小小的发力,不过也远远没有我们所希望的那么精彩。至少叫人觉得为此而观看了之前那么长的铺述,实在有些委屈。另外此一情节,也有怪异之处。老头子那么通情达理的人,居然在被解雇的时候,因为赌气或者别的什么心理,使出了自己的功夫并且伤害了警察,真是有点编排之嫌疑。 不过片子的题材,也是让人头疼的原因。老人问题,确实是一个叫任何人尴尬不已的事情。尴尬的原因就是无人可以逃离在这个事件之外,而且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理直气壮的说自己在这方面,的确是无可挑剔。现实意义上,可以操作的孝顺的定义,几百年几千年来,一直都在与我们所倡导的理想境界所冲突,并且大有节节败退的趋势。 中国人关于孝顺的言论,估计数不胜数。孔子就说过孝。他用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指,一个好的脸色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能够奉养,与养猪狗又有什么差别。可是这个好脸色,所包含的含义实在太宽广了。我估计孔子的真正意思还是把老人当成年轻人一样对待,与他们达到最大的沟通。这个就有点为难了。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分道扬镳,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灵上来看,都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所以在罗素的一篇文章中,就站在老年人的位置上,并且抱着对于年轻人的理解,给与了一些非常贴切的见解。按照他的意思,如果老年人一味的希求从和年轻人的相处之中,汲取生活的乐趣以及生命的能量,必将适得其反。因为岁月和经历所冲刷出的河流,必然要让年轻人和老年人站在两个岸上。事实上具体的沟通可以达成,但是全面而亲密的交融已经成为不现实的憧憬。 可是我们还是要宣讲孝。至少我们希望从现实中间,寻求出一种可以被老年人年轻人都可以容忍的操作规范,来处理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的观念中,年轻人理应养老送终,老年人理应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实际之中的当今中国,人们也大多在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在对待老人,将年迈的老人送到那怕真正条件优越的养老院的人,也并不多见。于是就有了电影推手之中的局面,当儿子接来自己的父亲与自己一起生活时,遭到了许多的困难。并且这个局面无论给老人还是给孩子,都造成了巨大的现实的困扰和心灵上的伤害。当然这个影片的故事,所发生的地点是在美国,并且这个老人的儿媳妇,还是一个标准的美国人。 其实我们的生活,坚决不能没有老人的身影。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并不是特指我们的生命,来自于我们的父母。我的意思是指,就算我们已经完全的羽翼丰满,能够照顾自己并且展翅高飞,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还是需要老人来进行一种调节。对于生活节奏的调节,对于生活感受的调节,对于情感能力的调节。没有老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单有年轻人主宰的社会可能是极其不稳定的,也许激进但是缺乏沉稳,也许有力但是失于节制,也许欣欣向荣但是流于不能持久。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就在这一点上,多次给我如此的提醒。每当我一年在外奔波之后,回到家中,看到老人衰老和慈祥的样子,我不禁心中怦然一动。一方面是我发现一年之间,自己的父母居然变化的如此之快,岁月正在以我不能察觉的方式,将我们向生死的两岸各自渡去。另外一方面,我不能不想到几十年前,我的父母也曾经和我一样年轻有力,生龙活虎,在生活的海洋之中,尝尽了各种各样的甜蜜以及苦涩。这样的短短一个思量,我不能否认,尽管一年一次,但是让我在此后的整整一年里,始终带有一点适当的谨慎之心,宽阔胸怀。因为我无法不想到,现在如此鲜活奔跑的我,也必将在未来的一天,变成我父母一样的老态龙钟,无所作为。时间对于那时的我,也将不再流淌的如此汹涌澎湃。 心理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柔软的一部分。对于我们自己的老人则更加如此。提起老人,每一个人都有一本厚厚的书要写。大多写进书中的,也是愧疚和感伤之类的话语。可能很少有人会最后写出这样一行字:我在父母的在生之日,就已经鞠躬尽瘁。尽到了一个孩子所应该做到的一切义务。我可以当之无愧的说我自己是一个孝子。虽然从礼貌和谦虚地角度来说,即使世上真的有这样的孝子,这种话语也不可能从他的嘴里说出,可是实际上,这种孝子,就从来没有几个。所以写长辈的文字,我几乎很少敢看,就是因为怕勾起自己对于父母所犯下的不孝事迹来,让我在离家千里的地方,会不期然的哭出来。 所以我们还是有和老人共同生活的美好愿望,但是实际中的问题,又往往让这一切成为泡影。我们有尽孝的心,却往往被现实中的琐事和本身的懒惰和投机心理所拖累,以至于结局最后都是以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剧而告终。悲哀的不单单在于老人,或者年轻人,悲哀的在于每一个要被父母所生又要成为父母的人。父母的爱固然是无私而无所求,但孩子一旦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及爱人,就要把这原有的秩序,分毫不动的向下传递下去,让上一代,让之后的自己,都成为无可奈何的老人。这恐怕就是难以回避的人性吧。把爱大方的给与了对自己最自私的人,却把自私,那么无情的保留给了爱自己最多的人。 推手中的老头子,显然处在了一个令大家都不舒服的位置上。自己觉得妨碍了儿子的幸福,实际上也真的给儿子以及儿媳妇的生活造成了许多的不便。大家都在这种生活模式中,觉得很不愉快。于是便有了老头子的出走。出走之后,即使再次得到了儿子的理解,并且也给与了儿子理解,也从此没有再回到儿子的家中。李安在这个结局的安排上,还是显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见识。按理来说,让老头子在片子的结束之时,回到儿子的家中,并且促成一个其乐融融的场面,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在效果上,反倒更会造成一种正义的感召力,舆论的力量。至少可以让并不真正孝顺的观众,尚未成家的得到一种谴责的优势,已成如此类型的人,有一种愧疚,让两方都为之而得到各自心理上的满足或者感动。但是李安最终让老头子还是漂泊在外,独自生活,则无疑表明了李安自己的观点:口头上的宣扬并不困难,但也无实际的用处,现实中让所有人可以接受并且可以操作的方式,才是至关重要。 所以我说李安在这部片子中,在对于老人问题上的态度上,采取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还能怎么样呢?对于已经成家,独立于父母,并且自己也有了儿女的人来说,他们在现实中的确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他们除了如此的感慨,也别无其他言辞。这时候我们嘲讽的发现,我们如今的社会生活方式,这种不同于原始农作模式的社会,已经把我们以前靠种地为生的那些圣人们留下的关于孝顺的训言,删节的如此简单明快。孝顺,就是能养而已。除却了这些,都是奢求,也不具备丝毫的可行性。 片中的老头子,毕竟还有自己的一些特点。那就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而是一个武功超强的老头子。他自己的这一点绝活,保证了他即使脱离了自己的儿子,还能够在社会上受人尊重的活着,并且似乎还能够为自己的子女带来一些荣耀。也正是这一点,让整个的片子,在最后也没有让人感到特别的悲伤,而是勉强接受了这样一个差强人意的妥协。这一点似乎也在为我们自己,现在还是年轻人但几十年后的老头子,敲响了警钟:未来的老人的欢乐,完全要靠自己的能力争取。靠子孙后代,恐怕是不太可能了。生活就如同推手,最开始是父母推着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到了最后,就是孩子推着自己的父母,出了自己的门。 3饮食男女,人类的本质特点,东方的含蓄 饮食男女四个字,本来可能是强调人的世俗特性。其实从自然发展,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人类生活基本面貌的呈现,回归到食色之上,也是恰如其分。想一想一个人的生活,可能所拥有的部分极其广泛,在任何一个层面上看来,也完全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可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