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估计没有任何一个职业,比身为一个文人更加让人觉得可悲了。李敖的三篇演讲,所以在他大陆之行过去许久,还不断的引起大众的质疑或者谩骂,我看这其中关键一个问题,就在于大众看待文人的眼光,是暧昧两可的。
凤凰周刊上一篇文章评价李敖的演讲,说他的演讲远远不如连战精彩,我看着笑了出来。连战和李敖有什么可比性。一个是政治家,一个是文人,怎么能够期望他们用同样的语调说话呢。难道仅仅因为他们都是台湾人,都是所谓的精英知识分子,或者具有民主意识,自由意识,世界意识的人,就必须对问题采用一个相同的处理方式。就算是一个村里的两个农妇,对于村干部的看法,也有不同的见解,何况李敖和连战,对于当今的局势,怎能没有差异呢。连战作为一个政客,就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对政府和大众的心态都要捉摸的清清楚楚。可是李敖一个文人,即便它对于情势的理解和连战一样,他也不需要采用连战的方式,他不需要同时对政府和大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他首先要给自己作为文人的身份,给出一个满意的表现。一个文人,首先代表的是自己的立场,然后才是背后的大众和政府,更或者别的什么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我看是我们对于李敖的要求过于高,才导致了我们的失望,进而发展成一种激烈的情绪,开始谩骂了起来。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把每一个人心里的话给代言出来。这么大的中国,大众的情绪千差万别,叫李敖完全照顾到每一个人的独特情结,具体愿望,心中话语的抒发口,也是勉为其难。我估计有一点,大致是大家心中的一致愿望:那就是希望从李敖的嘴里听到他大骂当今的政府,从而满足大众的愤怒情绪。可是李敖自己也说了,我又不是逗你玩的。何况大众的这种心态也是极其暧昧的,自己不敢说,自己不敢骂,自己也深知李敖在政府提供给他的讲台上,不可能肆无忌惮的说话,却偏偏希望看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局面出现。这个叫什么。这就是看热闹的冲动,希望别人解决自己问题的想入非非。自己不努力不争取,却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文人的身上,而且还是一个局外人身份的文人。
不如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心中的愿望得以实现,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假如李敖就真的在北大清华的讲台上,明明白白的说出了实质性的话语,高声喊出了打倒共产党的口号,那又能怎么样。我想没有必要再进一步的假想接下来的故事,但是我可以蛮有把握的说:那样的行为不仅不会带来任何对于大众和国家的实质性的改观,而且还会最终在事情风平浪静之后,叫李敖成为大众的笑话。我们会笑:李敖居然是那么的傻帽,那么的不识时务,共产党的江山是靠无数本意美好的革命志士用铁与血打下来的,又经过了几代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全力打造和经营,岂是一个文人的几句话,振臂一呼就能打倒的。在历史的必然趋势到来之前,任何人对于局势的试图改变,都是可笑而无力的。李敖本人对于这一点的认识,也是有的,故而他有意模棱两可的说了,意思是不要和政府对着干,认真的督促政府落实宪法之类云云。
可是怎么去解释另外一点:文人是有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正义感的,文人应该站在大众所达不到的高度,去观望这个世界,进而唤醒大众的意识,促进社会的进步。李敖的演讲,在这一点上,我看也是做到了。正如我前面所说,在北大的讲台上,李敖必须清楚他应该讲什么,而不能够讲什么。其实这一点他是知道的,中国政府也预料到了他知道这一点,才愿意让他来的。李敖在凤凰卫视作了很多期的节目,估计政府已经允许这样的言论被公开讨论,才会有后来李敖的大陆之行。可是就在一个被限制的范围内,李敖怎么去发挥自己的见识和看法,才是李敖应该注意的。别人怎么看我是不知道,但是我看来,李敖的演讲是让最初同意他来到大陆演讲的政府,感到恼火的。表面上,他在捧共产党,但实际上他在实事求是的评价这个党的作为。首先在肯定了共产党在接管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之后,依然把经济建设搞得如此强盛之后,他不断的提到一些危险的话题,一直游走在令台上台下的人担心的敏感部分的边缘。不伤害主人面子的情况下,他东扯西扯,看似杂乱无章,却把紧要的话题和其核心,都表达了非常清楚。他高举毛选,念出毛自己的一段话:一个党派是来自于历史又必然要被消灭在历史中的。后来他又说:我们就是要沾在党的背上,贴着他,哄着他,让他为我们服务一千年。这些言论,难道还不够明白清晰有建设性的意义吗。还要怎样。作为一个文人,他能够把自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