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央视版的笑傲江湖的热闹上映,同时也使金庸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他也开始频频亮相于媒体。我看了一期大侠金庸坐客对话的节目,亲眼看见金庸与别人讲话、交流,得出一个印象,金庸是个老好人,说话口气很温和,待人很亲切,对自己的认识还比较中肯,算是个明白人吧,总之,我对金庸这个人没什么恶感,但对于金庸作品,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那期节目刚开始,就是一个关于金庸作品的价值取向的讨论:作品的积极意义是否大于消极意义?年轻人应该去读还是拒绝去读?在场参与的观众之中可能除了一个xx大学的学哲学的人之外,其他的所有的人都是表示极力推崇金庸先生作品的,这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看完那期节目我有几点感触颇深,第一:对一事物的批判、批评,如果不切中其要点,反而不如不批,批了反倒更象是雪上加霜,对本来已经杂乱不明的事实的认识更增加了一层困难。别人再要说明事理真相之时,还须把你这错误的一层剥了去。第二:千万不可跨行业、跨领域、跨自己这个专家所在的专业去到别的专业也去冒充专家。这样会发生很多闹剧、笑话。你自己出了丑,出了洋相,也倒罢了。但有时候因你说的错话连累了别人走错路、办错事、甚至受了罪,那事就大了。
从第二点讲起,何院士是研究物理学的专家,更确切的说,是理论物理方面的专家,可在其它方面有没有什么同等的造诣,就很难说了,也没有去让他评定过,诸如象是对家禽的养殖或是文学艺术方面,他能否被评为一个专家,很难说了。可问题也偏偏在于文学艺术不同于家禽养殖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门人人都略知一二的一门专业,谁都可以将生活之涵养,加以叙述或讲述。家禽养殖方面,你要么是专家,要么不是,可文学艺术方面,就难讲了:你或许可能是专家,你或许可能不是。你可能在某一具体领域方面某一具体事件有接近正确的认识,但那不足以保证在另一领域另一事件上你也可要称权威。也正因此,我们并不是让何院士千万别谈金庸作品,而是让他谈,让他作为一个此行中的普通读者的姿态去谈,他说错了话,让别人去反驳他,并不碍于假冒的权威,(即使是真正的权威也不放过),他说对了,我们也去虚心理解接受。总之,有一种情况是我所向望的,那就是让所有选择开口的人都去尽情的讲,但一定让大家来慎重谈讨什么才是相对正确的。好象以前很早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个时代被叫做百家争鸣。
说到此,我想说,我想作为一个选择开口讲话的人的身份,说一点自己认为较为中肯正确的但事实上并不一定如此的意见。
何院士当时讲,金庸作品中的有利于道德的东西,积极的东西,比如说一种侠义感,道德心,年轻人是可以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的。我不反对有人从中可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即使鸦片也可提炼治病的良药,任何事物的利害都是在于使用者,但我所怀疑的,却是金庸作品中反映的是怎样一种侠义感,怎么一种道德心,在我看来,那是一种虚伪虚无之侠义,虚伪做作之道德。
我不能站在小说中的时代的角度上,去评介那种侠义与道德,也无意纤就。如果作者设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